利于民这个词怎么理解?它出自哪里?

Random Image

利于民:概念解析、历史渊源与实践案例

一、“利于民”的词义解析

“利于民”直译为“对人民有利”,强调政策、行为或思想的根本目的是服务民众福祉。其核心内涵包括:
1. 以民为本:将民众需求作为决策的出发点;
2. 实效导向:注重实际改善民生,而非空谈理论;
3. 可持续性:追求长期利益而非短期政绩。

二、历史渊源与文献出处

1. 儒家思想源头

最早可追溯至《孟子·梁惠王上》:”仁者爱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统治合法性源于惠民。

2. 法家实践应用

《管子·牧民》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将”利民”作为治国技术手段。

3. 近现代发展

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将传统利民思想与近代社会改革结合,强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三、当代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1:中国脱贫攻坚战(2013-2020)

政策内容: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组合拳,实现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利民体现
精准识别:建立建档立卡系统,确保资源定向投放;
造血式扶贫:发展特色产业(如贵州茶园、云南咖啡种植),避免福利依赖

案例2:新加坡组屋政策(1960s至今)

政策设计:政府主导建设平价组屋,保障90%公民拥有产权住房。
利民机制
价格管制:组屋售价仅为市场价的1/3-1/2;
种族融合:强制每个社区保留不同族裔比例,促进社会和谐

四、利民思想的现代启示

1. 政策检验标准“民众获得感”应成为衡量施政成效的关键指标;
2. 技术赋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民生痛点(如杭州”城市大脑”优化交通);
3. 防止异化:警惕以”利民”之名行形象工程之实,需建立民众参与式监督机制。

> 结语:从孟子”民贵君轻”到当代社会治理,”利于民”始终是文明进步的底层逻辑。其生命力在于将抽象理念转化为可量化的民生改善,这正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的契合点。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 “其国可隳”该怎么读?

    “其国可隳”该怎么读? 一、“其国可隳”的读音解析 “其国可隳”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原文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

    2025年4月10日
    230
  • 供应读音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供应读音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一、供应的正确读音 “供应”的拼音是 gōng yìng,属于汉语中的常用词汇。– “供”:读作第一声(gōng),意为提供、给予。– “应”:读作第四声(yìng),意为回应、满足需求。 常见误读:部分人会将“应”误读为第二声(yíng),但标准读音应为第四声。 — 二、供应的含义 1. 基…

    2025年4月3日
    320
  • 黄澄澄的稻田怎么读?句子发音解析

    黄澄澄的稻田怎么读?句子发音解析 一、“黄澄澄”的正确发音 “黄澄澄”是一个叠词形容词,用于描述颜色金黄鲜亮的状态。其发音需注意以下几点:1. “澄”字的读音: – 单字“澄”通常读作 chéng(如“澄清”)。 – 但在叠词“黄澄澄”中,“澄”需变调为轻声 deng,整体读作 huáng dēng dēng(拼音标注)。 &#821…

    2025年4月5日
    270
  • 使劲读音是什么?它代表什么?

    使劲读音是什么?它代表什么? 1. 使劲的读音 “使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标准拼音为:shǐ jìn。– “使”:读作“shǐ”,第三声,意为“使用”或“让”。– “劲”:读作“jìn”,第四声,意为“力气”或“力量”。 注意:在口语中,部分地区可能将“劲”读作“jìn”或轻声“jin”,但标准读音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821…

    2025年4月3日
    380
  • 丑小鸭的故事你知道吗?它出自哪本童话?

    丑小鸭的故事:从自卑到自信的成长寓言 1. 丑小鸭的故事概述 《丑小鸭》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创作的经典童话,首次发表于1843年。故事讲述了一只因外貌与众不同而备受歧视的小鸭子,最终成长为美丽天鹅的历程。 – 核心情节: – 丑小鸭因外表灰暗、体型笨拙,被同伴排挤甚至嘲笑。 &#8…

    2025年3月26日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