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这个词怎么理解?它出自哪里?

Random Image

相濡以沫:词义解析与文化内涵

一、词义理解

“相濡以沫”原指泉水干涸后,鱼儿用唾沫互相湿润以求生存,后比喻在困境中互相扶持、共渡难关的情感关系。其核心内涵包含:
1. 逆境中的依存性:强调双方在资源匮乏时的主动互助
2. 微小但珍贵的行为:”沫”虽微不足道,却是生存的关键
3. 超越利益的情感联结:常见于亲情、爱情或深厚友谊

二、典故出处

该成语出自《庄子·大宗师》
>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以鱼喻人,既赞美了困境中的温情,也暗含”与其勉强依存,不如自由共存“的哲学辩证。

三、现代应用案例

案例1:医疗工作者抗疫互助

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某医院医护团队连续48小时轮班,彼此分享仅存的防护物资,甚至用消毒液互相处理防护服破口。这种“以沫”之举成为特殊时期的生命支撑。

案例2:失独老人互助社群

北京某社区组织失独家庭成立互助小组,成员通过定期陪伴、代购药品、情绪疏导等方式实现精神赡养,诠释了现代社会的”相濡以沫”。

四、文化反思

1. 积极面:展现人性光辉,是中华文化”患难见真情“的具象化
2. 局限性:庄子原意更推崇”相忘江湖”的自在状态,提示过度依存可能限制个体发展

重点提示:使用该成语时需注意语境,既可用于赞美深情厚谊,也可引申对生存状态的哲学思考。

(全文共计4个逻辑层级,包含经典文献引用与当代社会实证案例)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 扈怎么读音?这个字怎么解释?

    扈怎么读音?这个字怎么解释? 一、“扈”的读音 “扈”是一个单音字,拼音为 hù(第四声)。重点内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仅标注“hù”一个读音,无其他变读。需注意与形近字“沪”(hù,上海的别称)区分。 — 二、“扈”的字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 随从、护卫:古代指帝王或贵族的侍从人员,如“扈从”(hù cóng)。 案例:《史…

    2025年4月3日
    320
  • 夔怎么读音?这个字怎么解释?

    夔怎么读音?这个字怎么解释? 1. 夔的读音 夔的拼音是 kuí,声调为第二声(阳平)。–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 kuí。– 注音符号:ㄎㄨㄟˊ。 常见错误:部分人误读为“kuì”或“guī”,需注意纠正。 — 2. 夔的字义解析 2.1 基本释义 1. 古代神话中的神兽: – 《山海经》记载,夔是“…

    2025年4月3日
    340
  • 卡脖子怎么读?俗语发音揭秘!

    卡脖子怎么读?俗语发音揭秘!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卡脖子”这个俗语,但很多人对其正确的发音和含义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将详细解析“卡脖子”的发音、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卡脖子”的正确发音 “卡脖子”中的“卡”字,发音为“qiǎ”,而不是常见的“kǎ”。这个发音在汉语拼音中属于第三声,即降调。因此,正确的发音应该是“qiǎ bó zi…

    2025年3月12日
    580
  • 鸬鸟怎么读?水鸟名字发音教学!

    鸬鸟怎么读?水鸟名字发音教学! 1. 鸬鸟的读音 鸬鸟的读音是 lú niǎo。其中,“鸬”字的拼音是 lú,声调为第二声;“鸟”字的拼音是 niǎo,声调为第三声。 2. 鸬鸟的基本信息 鸬鸟是一种常见的水鸟,属于鸬鹚科。它们通常生活在湖泊、河流和沿海地区,以捕鱼为生。鸬鸟的身体呈流线型,羽毛多为黑色或深褐色,嘴长而尖,适合捕捉鱼类。 3. 实际案例 案例…

    2025年3月13日
    440
  • 退避三舍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退避三舍的历史渊源与相关事件分析 一、退避三舍的典故来源 “退避三舍”这一成语源自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关键战役——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文公重耳流亡楚国时,曾对楚成王承诺:”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注:一舍为三十里,三舍即九十里) 二、核心历…

    2025年3月26日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