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态度出自哪里?

Random Image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溯源与当代意义

一、出处与哲学背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原文写道: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和道家超然物外的哲学理念:
儒家视角:强调士大夫应超越个人得失,以天下为己任。
道家影响:主张顺应自然,不被外物扰乱内心平静。

二、核心内涵解析

1. “不以物喜”:不因外物(如财富、地位)的获得而过度喜悦。
2. “不以己悲”:不因个人遭遇(如挫折、贬谪)而过度悲伤。
重点:这种态度并非冷漠,而是通过理性克制达到精神自由。

三、实际案例与应用

案例1:企业家王石的管理哲学

万科创始人王石在经历“宝万之争”时,面对股权争夺和舆论压力,公开表示:
“企业家的核心能力是‘逆境商’,得失心太重反而会失去判断力。”
这一态度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高度契合,帮助他在危机中保持战略定力。

案例2:运动员李娜的职业生涯

网球名将李娜在法网夺冠后坦言:
“胜利时我知道下一刻就要归零,失败时我也明白还有下一场比赛。”
这种对成败的淡泊,正是竞技体育中心理韧性的体现。

四、现代社会的启示

1. 职场应用:避免因短期业绩波动而情绪化决策。
2. 心理健康:减少对外界评价的依赖,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感。
3. 领导力培养:优秀领导者需在危机中保持冷静与同理心的平衡。

结语

范仲淹的智慧穿越千年,在当代仍具现实意义。重点内容:真正的成熟,是学会在纷扰中守护内心的宁静,同时不忘对世界的责任与关怀。

(注:标红部分为文章核心观点及案例关键句)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 蓍怎么读音?它的意思是什么?

    蓍怎么读音?它的意思是什么? 一、蓍的读音 “蓍”字的正确读音是 shī(音同“诗”),属于第一声。这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低,因此很多人可能会误读。例如,有人可能会误读为“qí”或“shì”,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康熙字典》的注音,“shī”是唯一正确的读音。 二、蓍的意思 1. 植物学含义 “蓍”指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为 …

    2025年4月3日
    190
  • 忻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忻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 一、忻的读音 “忻”的拼音是xīn,读作第一声(阴平)。在普通话中,其发音与“新”“心”相同,但需注意其字形与“欣”相似,但“欣”的拼音也是xīn,两者同音不同义。 实际案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忻”的注音明确标注为“xīn”。例如,山西省的“忻州市”即读作“Xīnzhōu Shì”,当地人也普遍使用这一发音。 &#82…

    2025年4月3日
    210
  • 流连忘返怎么读?成语发音全攻略!

    流连忘返怎么读?成语发音全攻略!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掌握成语的正确发音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将重点解析成语“流连忘返”的发音及其用法,帮助大家准确掌握这一常用成语。 一、成语“流连忘返”的发音 “流连忘返”的拼音为:liú lián wàng fǎn。– 流:读作“liú”,第二声,注意发音时声…

    2025年3月19日
    360
  • 小康这个词最早出自哪里?

    小康这个词最早出自哪里? 一、“小康”的词源考据 “小康”一词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先秦典籍《诗经·大雅·民劳》,其中记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此处的“小康”意为“稍得安宁”,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朴素愿望。此后,《礼记·礼运》进一步系统化阐述了“小康”概念,将其与“大同”社会并列,描述为“天下为家,各亲其亲”的次理想社会形态,强调礼制秩序下的相对富足状态…

    2025年3月26日
    370
  • 五谷是哪五谷怎么读拼音?农作物名称发音指南!

    五谷是哪五谷怎么读拼音?农作物名称发音指南! 一、五谷的起源与定义 五谷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粮食作物的统称,其具体所指因时代和地域差异略有不同。根据《周礼》和《孟子》的记载,最常见的五谷包括:1. 稻(dào)2. 黍(shǔ)3. 稷(jì)4. 麦(mài)5. 菽(shū) 重点内容:现代语境中,“五谷”也常泛指所有粮食作物,但传统分类更强调文化意义。 &…

    2025年3月29日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