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出自哪里?你知道吗?

Random Image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溯源、解读与现代启示

一、出处与历史背景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是西周大臣召公虎劝谏周厉王的名言。原文为: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背景解析

周厉王时期(公元前9世纪),厉王暴虐,压制百姓言论,导致民怨沸腾。
– 召公虎以治水比喻治民,指出堵塞言论如同堵塞洪水,终将引发更大灾难。
结果:厉王不听劝谏,最终引发“国人暴动”,被流放至彘地(今山西霍州)。

二、核心思想与政治哲学

1. 言论自由的重要性:民众的批评是治理的“晴雨表”,压制言论会激化矛盾。
2. 疏导优于堵塞:召公虎提出“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强调开放言路才能长治久安。
3. 历史警示:中国古代将这一理念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并列,成为民本思想的经典表述。

三、现代案例印证

案例1:苏联的舆论控制与解体

– 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通过审查制度压制异见,导致社会矛盾长期积累。
戈尔巴乔夫推行“公开性”改革后,民众积压的批评爆发,加速了体制崩溃。

案例2:社交媒体的“舆情堰塞湖”效应

某国严格网络管控,但民众通过境外平台表达不满,反而滋生更大规模抗议(如2022年“白纸运动”)。
对比:瑞典等国家建立官方舆情反馈机制,将批评纳入政策调整,社会稳定性更高。

四、当代治理启示

1. 建立制度化言路:如中国“两会”提案、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将民意纳入决策流程。
2. 警惕“塔西佗陷阱”:公权力若失去公信力,任何言论管控都会被视为掩盖真相。
3. 技术双刃剑:大数据舆情监测可用于疏导而非压制,例如深圳“民意速办”平台。

结语

召公虎的谏言穿越三千年仍具现实意义。堵不如疏,疏不如引,现代治理需在秩序与自由间寻找动态平衡。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 “蓦然”这个词的发音是什么?

    “蓦然”这个词的发音是 mò rán。 mò:发音时,嘴唇稍微闭合,舌头平放,声带振动,气流从鼻腔和口腔同时呼出,发出第四声,类似于汉字“陌”的发音。 rán: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开,舌尖抵住下齿背,声带振动,气流从口腔呼出,发出第二声,声音清晰而柔和。 “蓦然”是一个副词,意思是突然、猛然,不经心地。例如,“蓦然想起那些英勇牺牲了的伙伴”。在发音时,注意“蓦…

    2025年2月8日
    940
  • 耄耋怎么读音?快来了解这个高龄词汇的发音!

    耄耋怎么读音?快来了解这个高龄词汇的发音! 一、耄耋的正确读音 耄耋的拼音为 mào dié,其中:– 耄(mào):第四声,发音类似“冒”– 耋(dié):第二声,发音类似“叠” 二、词汇解析与用法 1. 词义 指80-90岁的老年人,常用来形容高龄长者。 – 耄:泛指70-80岁 – 耋:泛指80-90岁 …

    2025年4月6日
    270
  • premise怎么读?英语常用词发音指南!

    Premise怎么读?英语常用词发音指南! 在英语学习中,发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掌握正确的发音不仅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听力理解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premise的发音方法,并提供一些英语常用词的发音技巧和实际案例。 1. Premise的发音 Premise是一个常见的英语单词,意思是“前提”或“假设”。它的发音为 /ˈprɛmɪs/。具体发音步…

    2025年3月22日
    360
  • becomes这个词的发音是什么?

    becomes的发音解析 1. 在英语中,”becomes”这个词的发音是/bɪˈkʌmz/。其中,/bɪ/表示短元音i的发音,/ˈkʌmz/表示重音在第二个音节,并且以/z/音结尾。 2. 根据剑桥词典的数据,”becomes”的发音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尤其是在英国和美国。剑桥词典的发音示例显示,英国发音…

    2025年2月28日
    550
  • 蕙兰怎么读?植物名称发音解析

    蕙兰怎么读?植物名称发音解析 一、“蕙兰”的正确发音 “蕙兰”的拼音为 huì lán,其中:– “蕙”:读作 huì(第四声),意为“香草”,常用来形容植物芬芳。– “兰”:读作 lán(第二声),泛指兰花科植物。 重点提示:部分人可能误读为“huí lán”或“xī lán”,但标准发音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需注意“蕙”为第四声…

    2025年4月5日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