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苜怎么读?古文植物名称发音!

Random Image

芣苜怎么读?古文植物名称发音解析

一、“芣苜”的正确读音

“芣苜” 是古代文献中常见的植物名称,现代汉语拼音标注为 fú yǐ
“芣” 读作 (第二声),与“福”同音。
“苜” 读作 (第三声),与“以”同音。

重点提示:该词常被误读为“fú mù”,因“苜”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苜蓿”(mù xu),但古文中的“苜”单独使用时读音不同。

二、古文中的“芣苜”及其含义

“芣苜”最早见于《诗经·周南·芣苜》,指代一种植物,现代学者多认为它是 车前草(学名:Plantago asiatica)。
《毛传》 注:“芣苜,车前也,宜怀妊焉。”古人认为其有助孕功效。
实际案例
在《诗经》中,“采采芣苜,薄言采之”描绘了妇女采集车前草的劳动场景,印证其古代药用与民俗意义。

三、其他易误读的古文植物名称

1. “荇菜”(xìng cài):《诗经》中的水生植物,常误读为“háng cài”。
2. “蒹葭”(jiān jiā):芦苇类植物,常误读为“jiān xiá”。
3. “蘼芜”(mí wú):川芎的别称,易误读为“mí wǔ”。

四、如何掌握古文植物发音?

1. 查阅权威工具书:如《古代汉语词典》《辞源》。
2. 结合注疏文献:如《说文解字》《尔雅》的注解。
3. 注意古今异读:如“苜”在“芣苜”中读yǐ,在“苜蓿”中读mù。

总结:古文植物名称的发音需结合历史语境与语言学考据,避免以现代读音简单类推。“芣苜”(fú yǐ) 是典型案例,正确读音对理解传统文化至关重要。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黑白兀鹫怎么读?动物名称发音教学!

    黑白兀鹫怎么读?动物名称发音教学! 在动物学或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生僻的动物名称,比如“黑白兀鹫”。很多人可能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甚至不知道如何正确发音。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解“黑白兀鹫”的发音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帮助您更好地掌握。 1. 黑白兀鹫的发音解析 “黑白兀鹫”的发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黑白:拼音为 hēi bái,分别…

    2025年3月19日
    1040
  • 狐假虎威的寓言出自哪里?你知道吗?

    狐假虎威的寓言出自哪里?你知道吗? 一、寓言的起源与出处 “狐假虎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寓言故事,最早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该故事由战国时期谋士江乙讲述,用以讽喻楚宣王时期的政治现象。 原文记载:>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

    2025年3月26日
    1390
  • 无欲则刚的境界怎么理解?出自哪里?

    无欲则刚的境界:哲学解读与实践智慧 一、概念溯源与出处考据 “无欲则刚”这一哲学命题最早可追溯至《论语·公冶长》篇。原文记载孔子评价弟子申枨(chéng)时提出:”枨也欲,焉得刚?”(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可能做到刚毅?)。后人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无欲则刚”的经典表述,成为儒家修身思想的…

    2025年3月26日
    1370
  • 恒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

    恒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 # 一、恒的读音 “恒”的普通话拼音为 héng,属于第二声(阳平)。在汉语中,它是一个单音节字,发音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声母:h(清擦音,类似“喝”的声母)。– 韵母:éng(后鼻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气流从鼻腔通过)。 实际案例:在古诗词中,如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

    2025年4月3日
    1480
  • premise怎么读?英语常用词发音指南!

    Premise怎么读?英语常用词发音指南! 在英语学习中,发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掌握正确的发音不仅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听力理解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premise的发音方法,并提供一些英语常用词的发音技巧和实际案例。 1. Premise的发音 Premise是一个常见的英语单词,意思是“前提”或“假设”。它的发音为 /ˈprɛmɪs/。具体发音步…

    2025年3月22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