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怎么读音?这个字怎么解释?

Random Image

夔怎么读音?这个字怎么解释?

1. 夔的读音

的拼音是 kuí,声调为第二声(阳平)。
–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 kuí
– 注音符号:ㄎㄨㄟˊ。

常见错误:部分人误读为“kuì”或“guī”,需注意纠正。

2. 夔的字义解析

2.1 基本释义

1. 古代神话中的神兽
– 《山海经》记载,夔是“状如牛,苍身无角,一足”的怪物,黄帝用其皮制鼓,声震五百里。
重点内容:夔的“一足”特征常被误解为“独腿”,实为神话夸张表现。

2. 人名与地名
– 夔是周代诸侯国名(今重庆奉节一带),后演变为姓氏(如唐代诗人夔信)。
– 重庆夔门(长江三峡入口)即源自此地名。

3. 古代乐官名
– 舜帝时期的乐官“夔”负责制礼作乐,《尚书·舜典》载:“夔,命汝典乐。”

2.2 引申义

“夔夔”:形容恭敬谨慎的样子,如《孟子·万章上》“夔夔齐栗”。

3. 实际案例应用

3.1 文化领域

故宫藏品“夔龙纹”:商周青铜器常见夔纹,以单足蜷曲的龙形为特征,象征权威。
诗词引用: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中“夔州处女发半华”,夔州即今重庆奉节。

3.2 现代使用

地名:重庆夔州博物馆以古夔国文化为主题。
姓氏:2020年人口统计显示,全国“夔”姓约1.2万人,集中分布于湖北、四川。

4. 常见问题

Q:夔字笔画复杂,如何记忆?
A:拆分结构为“⻊(足)+ 夂 + 巳”,共21画,可联想“一足神兽”辅助记忆。

Q:夔门为何得名?
A:因地处古夔国,且两山对峙如门,故称“夔门”,现为三峡著名景点。

5. 总结

夔(kuí)是一个融合神话、历史与地理的汉字,重点内容包括:
1. 读音为kuí,避免误读。
2. 本义为神话神兽,衍生为人名、地名及文化符号。
3. 现代仍活跃于姓氏、文化遗产中(如夔门、夔纹)。

掌握此字,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

(0)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 翊然怎么读?正确发音一学就会!

    翊然怎么读?正确发音一学就会! 一、翊然的正确发音 “翊然”的拼音为 yì rán,具体发音如下:– 翊(yì):第四声,发音类似“义”“易”,注意舌尖抵住下齿,气流从鼻腔通过。– 然(rán):第二声,发音类似“燃”“染”,注意卷舌音“r”和韵母“an”的结合。 重点提示:1. “翊”不是“立”(lì)或“羽”(yǔ),需区分声母“…

    2025年4月2日
    1240
  • 刈怎么读音?这个词有什么含义?

    刈怎么读音?这个词有什么含义? # 一、刈的读音 “刈”的拼音是 yì,属于第四声(去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注音为 /i⁵¹/(国际音标),与“义”“艺”等字同音。常见错误:部分人误读为“gē”(割)或“yā”(压),需特别注意。 — # 二、刈的含义与用法 # 1. 基本释义 “刈”的本义是 用刀具割取(草、谷物等),如:–…

    2025年4月3日
    1650
  • 与君共勉这句话出自哪里?你知道吗?

    与君共勉:溯源与文化内涵探析 一、“与君共勉”的出处考据 “与君共勉”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部古代典籍,而是现代汉语中对传统文言表达的凝练与转化。其核心思想可追溯至两类文化源头:1. 儒家经典中的“共勉”精神 《论语·述而》中孔子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强调自我修养与互相督促,隐含“共勉”之意。2. 古代书信与赠答诗传统 唐代…

    2025年3月26日
    1640
  • 草木皆兵是出自哪个战役的典故?

    草木皆兵:历史典故与心理战的实际应用 引言 “草木皆兵”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形容人在极度紧张或恐惧时,将周围的一切都视为敌人。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一场著名战役,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还在现代心理学和军事策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历史背景 战役起源 “草木皆兵”出自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383年,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斗。前秦的君主…

    2025年3月23日
    2030
  • 怎么读money?英文单词发音解析

    怎么读”money”?英文单词发音解析 1. “money”的标准发音 “money” 的英文发音为 /ˈmʌni/(国际音标),可拆解为两个音节:– 第一音节:/mʌ/(类似中文“马”的短音,但嘴唇更放松)– 第二音节:/ni/(类似中文“尼”的轻音) 重点提示…

    2025年4月5日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