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怎么读音?这个字怎么解释?

Random Image

笏的读音与释义

# 一、笏的读音

“笏”字的正确读音为:hù(第四声)。该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属于生僻字范畴,但在古代文献和历史文化研究中较为常见。

常见误读
– 误读为“wù”(因字形与“物”相似)
– 误读为“hū”(因偏旁“⺮”与“乎”相近)

# 二、笏的字义与历史背景

1. 基本释义

是古代中国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状器物,通常由象牙、玉石或竹木制成,用于记录君主的命令或上奏的事项。

2. 文化象征

身份标志:不同材质的笏代表官员的等级(如唐代规定五品以上用象牙笏,六品以下用竹木笏)。
礼仪功能:双手执笏表示对君主的尊敬,类似现代的“记事本”兼“礼仪道具”。

# 三、实际案例

1. 历史文献记载

– 《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
– 《新唐书·车服志》详细记载了唐代笏的材质与官阶对应关系。

2. 考古发现

1971年陕西乾县唐代章怀太子墓中出土的象牙笏,实物长约50厘米,宽约6厘米,印证了史书中对高级官员用象牙笏的记载。

# 四、现代应用与延伸

虽然笏已退出日常使用,但仍在以下领域出现:
1. 影视作品:如《长安十二时辰》中官员上朝持笏的场景。
2. 文化研究:作为古代官僚制度的实物佐证。
3. 汉字教学:典型形声字(⺮表材质,勿表声旁)。

重点提示:笏的读音和用法需结合历史文化背景理解,避免单纯依赖现代汉语直觉。


通过以上分析,可系统掌握“笏”字的读音、释义及文化内涵。如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说文解字》或唐代典章制度文献。

(0)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 纳兰怎么读?历史人物姓名发音与文学影响

    纳兰怎么读?历史人物姓名发音与文学影响 一、纳兰的发音与历史背景 纳兰,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姓氏之一,其发音为“Nà Lán”。其中,“纳”读作“Nà”,第四声;“兰”读作“Lán”,第二声。这一姓氏在满族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清朝时期,纳兰家族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纳兰性德。 二、纳兰性德的文学成就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

    2025年3月16日
    500
  • 一百万怎么读?数字发音规则

    一百万怎么读?数字发音规则详解 一、中文数字基本发音规则 中文数字采用”四位分级法”,以”万””亿”为单位分段:– 个级:个、十、百、千– 万级: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级:亿、十亿、百亿、千亿 关键规则:1. “零”的用法:…

    2025年4月5日
    300
  • 后羿射日的传说源自哪里?

    后羿射日的传说源自哪里? 1. 传说概述 后羿射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之一,讲述了英雄后羿为拯救苍生,射落九个太阳的故事。这一传说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想象,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崇拜精神。 2. 传说起源 2.1 文献记载 后羿射日的传说最早见于《淮南子·本经训》,其中记载:“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

    2025年3月26日
    360
  • 廪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廪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一、廪的读音 “廪”的普通话拼音为 lǐn,属于第三声(上声)。在古汉语中,其读音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但可能存在方言差异。例如:– 在粤语中读作“leon5”(近似“凛”的发音)。– 在闽南语中读作“lím”。 注意:该字为生僻字,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上下文确认具体发音。 — 二、廪…

    2025年4月3日
    330
  • 三昧真火怎么读?佛教术语发音与道教文化融合现象

    三昧真火怎么读?佛教术语发音与道教文化融合现象 引言 三昧真火是佛教与道教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但其发音和含义在两种文化中有所不同。本文将探讨“三昧真火”的发音、佛教术语的发音规则,以及佛教与道教文化在术语使用上的融合现象。 一、三昧真火的发音 1.1 佛教中的发音 在佛教中,“三昧”一词源自梵文“Samādhi”,意为“定”或“禅定”。其发音为“sān m…

    2025年3月16日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