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诗有哪些?上巳节的诗词风情

三月三的诗有哪些?上巳节的诗词风情

一、三月三与上巳节的文化背景

三月三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上巳节,起源于周代,最初是祓禊祈福的祭祀活动,后演变为踏青游春的民俗节日。
上巳节的核心习俗包括:
临水祓禊(洗濯去灾)
曲水流觞(文人雅集)
踏青赏花(感受春意)

唐宋时期,上巳节与诗词创作紧密结合,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题材。

二、经典三月三诗词赏析

1. 王羲之《兰亭集序》(节选)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背景*: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王羲之与41名士在兰亭举行曲水流觞宴饮,写下千古名篇。
重点内容:文中“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生动体现了上巳节文人雅集的风雅传统。

2. 杜甫《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特色*:描绘唐代长安上巳节贵族女子盛装出游的场景,反映节日的社会风貌。
标红句“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通过服饰仪态刻画人物,隐含对奢靡风气的讽喻。

3. 苏轼《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注*:虽写端午,但“浴兰”习俗与上巳节祓禊一脉相承,体现节日习俗的演变。

三、其他代表性作品

| 诗人 | 作品名称 | 名句摘录 |
|————|——————–|——————————|
| 孟浩然 |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 |
| 白居易 | 《三月三日》 |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
| 陆游 | 《上巳》 | “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 |

四、诗词中的上巳节风情

1. 自然意象
“曲水”(王维《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桃花”(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虽非三月三作,但常被关联)

2. 人文情怀
– 欧阳修《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霜鬓惜年华
– 刘禹锡《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

五、现代传承与思考

上巳节诗词的价值在于:
– 记录古代民俗生活的鲜活画面
– 展现文人“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案例*:当代汉服爱好者常在三月初三举办“兰亭雅集”活动,吟诵经典诗词,复兴传统文化。

结语:从《诗经·郑风·溱洧》到清代诗词,三月三的文学书写跨越千年,成为中华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午10:06
下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午10:07

相关推荐

  • 带有春的诗有哪些?春日诗词的意境全收录

    带有春的诗有哪些?春日诗词的意境全收录 一、经典春日诗词概览 春天作为文人墨客最钟爱的题材之一,在诗词中常被赋予生机、希望与柔情的意象。以下列举部分经典作品: 1.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重点内容:以简练语言捕捉春日清晨的瞬间,体现自然与人的和谐。 2.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

    2025年4月13日
    1610
  • 横吹曲辞中,哪些作品值得一读?

    横吹曲辞中,有多部作品值得一读。以下是一些经典且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梅花落》 特点:古笛曲,今已不传。有关这只古笛曲的记载,可见宋·吴开《优古堂诗话》。 内容:以梅花为题材,通过描绘梅花的凋零,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折杨柳》 特点:乐府《横吹曲辞》旧题。此首诗抒写的是女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触景生情,引起了对征戍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

    2024年12月9日
    2020
  • 8句律诗有哪些经典之作?

    八句律诗,即七言律诗或七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八句律诗: 《登高》 – 杜甫(唐) 诗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点评:这首诗被誉为“古今第一律诗”,以其深邃的意境、精湛的艺术手法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成为七言律诗…

    2024年12月11日
    2260
  • 呼作白玉盘是哪一首诗?

    呼作白玉盘是哪一首诗? 诗歌出处 “呼作白玉盘”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这首诗是李白借月抒怀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月亮的皎洁与神秘。 诗句全文与解析 《古朗月行》全文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

    2025年6月24日
    840
  • 宋徵舆的诗作有哪些值得一读?

    宋徵舆(公元1618年—1667年)字直方,一字辕文,江苏华亭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六年,年五十岁。顺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徵舆为诸生时,与陈子龙、李雯等倡几社,以古学相砥砺,所作以博瞻见长。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宋徵舆的诗作: 1. 《参军行》 内容概要:此诗描述了参军在檀州军败后的英勇表现,以及他对国家的忠…

    2024年10月3日
    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