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词牌名的诗有哪些?词牌与诗的跨界之作
什么是词牌名?
词牌名是词的格式名称,规定了词的句式、平仄、押韵等格律。常见的词牌如《浣溪沙》《水调歌头》《念奴娇》等,最初是配合曲调演唱的。然而,在文学发展过程中,部分词牌名也被用作诗的标题,形成了独特的“词牌诗”。
词牌名诗的典型案例
1. 《浣溪沙》作为诗题
唐代诗人韩偓曾以《浣溪沙》为题创作七言绝句:
> 浣溪沙
>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
> 慵红闷翠掩青鸾。
此诗虽用词牌名,但实为七言绝句,展现了词牌与诗的融合。
2. 《清平乐》入诗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是典型的词作,但后世诗人也有以《清平乐》为诗题的作品,如:
> 清平乐(诗体)
>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此例虽为词,但部分诗人尝试以诗的形式表现词牌内容。
3. 《菩萨蛮》的跨界运用
唐代温庭筠的《菩萨蛮》是经典词作,但明代诗人杨慎曾以《菩萨蛮》为题写诗:
> 菩萨蛮
>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虽沿用词牌名,但语言更接近诗的风格。
为什么会出现词牌名诗?
1. 文学实验性:诗人尝试突破文体界限,探索新表达。
2. 词牌名的音乐性:部分词牌名本身具有诗意,适合直接用作诗题。
3. 文化传承:词牌名逐渐脱离曲调,成为独立的文学符号。
总结
词牌名诗是诗词跨界的独特现象,既保留了词牌的格律美感,又融入了诗的凝练表达。从韩偓到杨慎,这类作品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创新精神,也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