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分崩离析”出自何处?《论语》中的社会警示

成语”分崩离析”出自何处?《论语》中的社会警示

“分崩离析”的出处

“分崩离析”最早见于《论语·季氏》,原文为:
>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这是孔子对鲁国权臣季孙氏专权、国家内部分裂的批判。“分崩”指国家分裂,”离析”指民众离散,合起来形容组织或团体彻底瓦解的状态。

《论语》中的社会警示

孔子通过这一成语强调:
1. 内部团结的重要性:国家或组织的崩溃往往始于内部矛盾(如季孙氏架空鲁君)。
2. 权力失衡的后果:季孙氏等三家大夫瓜分鲁国公室土地(史称”三分公室”),导致鲁国名存实亡。

实际案例:历史与现实的映照

1. 东周诸侯割据

周王室衰落后,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最终分崩离析为战国七雄,印证了孔子预言的灾难性后果。

2. 企业管理的教训

案例:某科技巨头内部斗争
2020年,某知名科技公司因高管派系斗争、战略分歧,导致核心团队离析,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这与《论语》中”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的警示高度一致——危机常源于内部而非外部。

结语

“分崩离析”不仅是历史镜鉴,更是对现代组织管理的深刻启示。维护团结、制衡权力、化解内耗,方能避免重蹈覆辙。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下午9:29
下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下午9:29

相关推荐

  • 描述林冲的诗有哪些?《水浒传》人物诗词化的艺术实践与传播

    《水浒传》人物诗词化的艺术实践与传播——以林冲为例 一、林冲形象的诗词化呈现 林冲作为《水浒传》中“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其悲剧命运与侠义精神成为后世诗词创作的重要题材。历代文人通过诗词对林冲进行艺术再创造,既强化了其文学形象,也推动了《水浒传》的跨媒介传播。 1. 林冲的经典诗词化案例 (1)《林冲雪夜上梁山》 >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

    2025年5月28日
    1030
  • 用随韵的诗有哪些?古典韵律的现代适应性探索

    用随韵的诗有哪些?古典韵律的现代适应性探索 一、随韵的定义与特点 随韵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押韵方式,指诗句中韵脚的自由变化,不严格遵循固定韵部规则。与一韵到底或隔句押韵不同,随韵更注重情感流动和语言的自然节奏,常见于古体诗和部分词牌中。 重点内容:随韵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格律束缚,通过灵活的韵脚安排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尤其适合现代诗歌创作中对自由形式的追求。 …

    2025年6月22日
    810
  • 女人梦见蛇追着跑预示着什么?是危险信号还是心理防御?

    女人梦见蛇追着跑预示着什么?是危险信号还是心理防御? 1. 梦境解析的理论基础 梦境分析在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的象征性表达,而荣格则强调梦可能反映集体无意识原型。蛇作为常见的梦境符号,在不同文化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重点内容:– 弗洛伊德学派:蛇可能代表性压抑或潜在威胁– 荣格学派:蛇象征智慧(正性)或危…

    2025年5月20日
    950
  • 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是哪首诗?

    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是哪首诗? 一、杜甫诗歌创作背景 杜甫(712-770年)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以沉郁顿挫为主要风格,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重点内容:杜甫现存诗歌约1400余首,其中大部分作品都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但在其晚年却创作了一首风格迥异的快诗。 二、&#8…

    2025年6月27日
    570
  • 不知云深处出自哪首诗?

    不知云深处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不知云深处” 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全诗如下: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是贾岛的代表作之一,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寻访隐者而未遇的情景,展现了隐逸生活的超脱与神秘。 — 重点内容解析 1. “云深不知处”的意境 诗句通过“云深”二字,生动刻画了山林的幽…

    2025年7月1日
    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