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分崩离析”出自何处?《论语》中的社会警示

成语”分崩离析”出自何处?《论语》中的社会警示

“分崩离析”的出处

“分崩离析”最早见于《论语·季氏》,原文为:
>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这是孔子对鲁国权臣季孙氏专权、国家内部分裂的批判。“分崩”指国家分裂,”离析”指民众离散,合起来形容组织或团体彻底瓦解的状态。

《论语》中的社会警示

孔子通过这一成语强调:
1. 内部团结的重要性:国家或组织的崩溃往往始于内部矛盾(如季孙氏架空鲁君)。
2. 权力失衡的后果:季孙氏等三家大夫瓜分鲁国公室土地(史称”三分公室”),导致鲁国名存实亡。

实际案例:历史与现实的映照

1. 东周诸侯割据

周王室衰落后,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最终分崩离析为战国七雄,印证了孔子预言的灾难性后果。

2. 企业管理的教训

案例:某科技巨头内部斗争
2020年,某知名科技公司因高管派系斗争、战略分歧,导致核心团队离析,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这与《论语》中”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的警示高度一致——危机常源于内部而非外部。

结语

“分崩离析”不仅是历史镜鉴,更是对现代组织管理的深刻启示。维护团结、制衡权力、化解内耗,方能避免重蹈覆辙。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下午9:29
下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下午9:29

相关推荐

  • 孟浩然的春晓,真的只是一首简单的写景诗吗?

    孟浩然的《春晓》,真的只是一首简单的写景诗吗? 孟浩然的《春晓》是中国人启蒙教育中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首浅白明快的写景小诗,描绘了春日清晨醒来的片刻感受。然而,若深入探究其创作背景、诗歌意象和艺术手法,我们会发现这首看似简单的五言绝句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表层解读:清新自然的春日图景 …

    3天前
    40
  • 送别诗带送的诗有哪些?在诗句中学会优雅告别

    送别诗带”送”的诗有哪些?在诗句中学会优雅告别 送别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题材,常以”送”字直接点题,或通过意象含蓄表达离情。这些诗作不仅承载着古人的情感智慧,更教会现代人如何优雅告别。以下从经典案例、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三个层面展开分析。 — 一、经典送别诗中的”送”字运用…

    2025年4月25日
    1520
  • 歌颂母亲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母爱颂歌

    歌颂母亲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母爱颂歌 一、古典诗词中的母爱颂歌 中国古代诗词中,歌颂母爱的作品虽不如爱情、山水题材丰富,但仍有不少感人至深的佳作,展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1. 《游子吟》——孟郊(唐代) 重点内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母亲为远行儿子缝衣的场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千古名句,比喻…

    2025年4月11日
    1800
  • 小众但好听的诗句,你收藏了哪些?

    以下是一些小众但非常好听的诗句,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意境,值得细细品味和收藏: 陈与义《襄邑道中》: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许浑《谢亭送别》: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苏轼《东栏梨花》: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明月皎皎照我床…

    2024年12月23日
    2180
  • 荷露尖尖角是哪首诗?

    荷露尖尖角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及原文 “荷露尖尖角”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全诗如下: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诗句含义 – “小荷才露尖尖角”描写初夏时节,新生荷叶刚刚卷曲露出尖角的灵动画面。 – 后句“早有蜻蜓立上头”以蜻蜓驻足的细节,突出自然界的…

    2025年7月1日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