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现存的诗有哪些?《乐善堂全集》存世数量争议

Random Image

乾隆现存诗歌及《乐善堂全集》存世数量争议研究

一、乾隆诗歌创作概况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最高产的诗人之一,据《御制诗集》统计,其一生创作诗歌达43,630首,接近《全唐诗》收录的48,900首总量。然而,这些诗作的艺术价值历来存在争议,清代文学家袁枚曾评价:”乾隆诗虽多,然佳作不过百首“。

二、现存乾隆诗主要文献来源

1. 《御制诗集》

– 共五集,收录乾隆登基后诗作
– 现存完整版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
– 典型案例:故宫藏武英殿刻本《御制诗初集》44卷(1748年)

2. 《乐善堂全集》

– 乾隆登基前的诗文合集
现存争议焦点:版本复杂,收录诗作数量不一
– 重要案例: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乾隆二年(1737年)刻本收录诗1,050首

三、《乐善堂全集》存世数量争议

1. 版本系统差异

| 版本类型 | 存世数量 | 典型收藏机构 | 诗作数量 |
|———|———-|————–|———-|
| 雍正十年本 | 3部 | 台北故宫 | 1,040首 |
| 乾隆二年本 | 12部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1,050首 |
| 四库全书本 | 完整 | 文渊阁 | 删改后983首 |

争议核心:乾隆登基后曾多次修订早期诗作,导致不同版本内容差异显著。2015年故宫出版社影印雍正十年本时发现,与通行本存在27首诗作差异。

2. 学术观点分歧

支持”删改说”:学者黄爱平(2018)通过比对指出,乾隆后期至少删改了68首青年时期诗作
质疑”伪作说”:日本学者藤塚邻发现部分早期版本可能混入代笔作品
– 典型案例:诗《古风》在早期版本中批判奢靡,后期版本被替换为颂扬之作

四、重要诗作案例分析

1. 《扫雪》(收录于《乐善堂全集》)
– 现存最早版本:雍正十年本
– 关键异文:”役夫叹寒苦“在后版本改为”役夫沐皇恩

2. 《避暑山庄》(御制诗二集)
– 现存9种稿本显示修改痕迹
– 典型修改:将”孤灯”改为”天灯”以强化皇权意象

五、研究现状与展望

目前全球约存《乐善堂全集》不同版本32部,其中7部尚未完成数字化整理。2023年启动的”清代御制文献数据库”项目已发现3首未见于任何目录的乾隆早期诗作,预计未来五年可能发现更多散佚作品。

研究建议:需通过纸张鉴定、墨迹分析等技术手段,进一步验证早期版本的真伪问题,特别是对存世稀少的雍正十年本进行系统性校勘。

(0)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从小读书的益处,在哪些诗句中得到颂扬?

    从小读书的益处在许多古代诗句中得到了颂扬。诗词中常常通过强调知识的力量、学习的重要性和读书的乐趣来表达读书对人成长的深远影响。以下是几句描写读书益处的诗句,它们展现了书籍和学习带来的智慧与力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奉赠韦左车师弟》 这句诗表达了读书带来的巨大收获,杜甫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在写作时得到灵感与流畅的表达,强调了从…

    2024年12月27日
    910
  • 有哪些诗是思念故乡的诗?在异乡读懂乡愁

    在异乡读懂乡愁:经典思乡诗作解析 一、思乡诗的文化背景 乡愁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核心主题之一,尤其在外漂泊的游子笔下,常通过自然意象(如明月、秋风、鸿雁)和时空对比,抒发对故土、亲人的眷恋。这类诗作不仅是个体情感的宣泄,更承载了农耕文明中”安土重迁”的集体记忆。 — 二、经典思乡诗案例 1. 唐代·李白《静夜思》 &#8220…

    6天前
    160
  • 曾几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诗篇?

    曾几作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数量众多,风格独特,虽然有些诗篇可能不如《三衢道中》等作品广为人知,但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以下是一些曾几相对不那么为人熟知,但仍值得一读的诗篇: 《南山除夜》 这首诗展现了曾几在除夕之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诗中“百年忽已度强半,十事不能成二三”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老、功业难成的无奈与叹息。 《种竹》…

    2024年10月3日
    1410
  • 关于春节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新春祝福

    关于春节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新春祝福 一、春节诗词的历史背景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咏的主题。从先秦时期的祭神颂祖,到唐宋诗词的繁荣,春节诗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诗词不仅记录了节日的民俗风情,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经典春节诗词赏析 1.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

    2025年4月14日
    210
  • 改革前现代诗选:在禁锢中萌芽的诗意觉醒

    改革前现代诗选:在禁锢中萌芽的诗意觉醒 一、历史语境中的诗歌困境 20世纪中叶至改革开放前,中国诗歌创作长期受政治意识形态主导,强调”为工农兵服务”的单一美学标准。《诗刊》1957年创刊号明确提出”诗歌必须成为阶级斗争的武器”,这种导向使抒情诗、象征主义等创作手法被边缘化。 典型案例:– 诗人穆旦在…

    5天前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