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梅的押韵诗有哪些?陆游《卜算子》与毛泽东《咏梅》对比分析
一、咏梅诗的押韵传统
梅花作为“四君子”之一,自古是文人咏物抒怀的重要题材。押韵是古典诗词的核心要素,咏梅诗多采用平水韵中的“支”“微”“灰”等韵部,以表现梅的孤高与清雅。例如:
– 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押“先”韵)
–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押“灰”韵)
二、陆游《卜算子·咏梅》的押韵与情感
重点内容:陆游词以“暮”“妒”“故”“苦”等仄声字押韵(《词林正韵》第四部),强化了悲愤孤寂之情。
> 案例原文: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分析:全词通过“主、雨、妒、故”的仄韵循环,形成压抑顿挫的节奏,呼应了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三、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革新与对比
重点内容:毛泽东反用陆游词意,以“到”“报”“笑”“俏”等去声字押韵(《中华新韵》六豪部),赋予梅花昂扬斗志。
> 案例原文: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分析:“到、俏、报、笑”的明快韵脚,打破了传统咏梅的哀婉基调,展现革命者的乐观精神。
四、两首《卜算子》的押韵艺术对比
| 维度 | 陆游词 | 毛泽东词 |
|————|—————————|—————————|
| 韵部 | 仄声(压抑) | 去声(昂扬) |
| 情感 | 孤愤(“香如故”) | 豪迈(“丛中笑”) |
| 意象 | 断桥、黄昏、风雨 | 悬崖、飞雪、山花 |
总结:两首同词牌作品因押韵选择不同,塑造了截然相反的梅花人格,体现了古典诗词“韵随情变”的创作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