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全部古诗有哪些?部编版教材必背篇目系统梳理

Random Image

小学全部古诗有哪些?部编版教材必背篇目系统梳理

一、部编版小学古诗学习要求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6年级学生需背诵优秀古诗文75篇,其中部编版教材精选古诗约60首,覆盖咏物、抒情、田园、边塞等题材,重点培养语感、文化积累和审美能力

二、部编版小学古诗分年级汇总

1. 一年级(共10首)

重点篇目
《咏鹅》(唐·骆宾王)——”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静夜思》(唐·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唐·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案例
《悯农》(李绅)通过”锄禾日当午”的朴素语言,引导孩子理解劳动艰辛,成为德育经典案例。

2. 二年级(共14首)

新增重点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手法教学
《敕勒歌》(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意象

3. 三年级(共12首)

核心变化
– 出现哲理诗如《题西林壁》(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
节日诗如《元日》(王安石)——”总把新桃换旧符”

4. 四年级(共10首)

名篇深化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边塞豪情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托物言志

5. 五年级(共8首)

难度提升
《示儿》(宋·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的社会批判

6. 六年级(共6首)

综合运用
《石灰吟》(明·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的象征手法
《竹石》(清·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咏物抒怀

三、古诗教学建议

1. 分级背诵:按年级梯度安排,避免机械记忆。
2. 情境教学:结合插图、动画(如《江南》”鱼戏莲叶间”的画面感)。
3. 跨学科融合: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重阳节习俗结合。

附:高频考点古诗示例
| 年级 | 高频诗题 | 考点方向 |
|——|——————-|———————–|
| 三年级 | 《山行》 | 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 |
| 五年级 | 《泊船瓜洲》 | “绿”字的炼字赏析 |

通过系统梳理,帮助教师、家长精准把握古诗教学重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0)
上一篇 2025年5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4日

相关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词中有何婉约之美?

    李清照的《如梦令》是婉约词派的经典之作,词中展现了丰富的婉约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境优美怡人 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 词中通过对溪亭、日暮、荷花、鸥鹭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而又略带朦胧的美感。例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以平淡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黄昏时分的溪边亭台图,令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场景中。 动静结合的场景转…

    2025年1月7日
    1710
  • 但闻鲈鱼美是哪一首诗?

    但闻鲈鱼美:诗句溯源与文学解析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但闻鲈鱼美”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秋下荆门》。全诗如下:>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美,自爱名山入剡中。 重点内容:诗中“鲈鱼美”化用西晋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晋书·张翰传》),表达对故乡风物的怀念。李白反用此典,强调自己远游是为探访名山,而非贪恋美食。 二、典故关联…

    2025年6月27日
    480
  • 乱云飞渡更从容出自哪首诗?

    乱云飞渡更从容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乱云飞渡仍从容”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年)。全句为:“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该诗是毛泽东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歧的回应,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坚定的政治立场。 诗句解析 1. 意象象征 – “乱云”:象…

    2025年6月27日
    720
  • 嘲讽苏东坡的诗有哪些?文人相轻背后的幽默与才情碰撞

    嘲讽苏东坡的诗有哪些?文人相轻背后的幽默与才情碰撞 一、文人相轻的传统与幽默表达 在中国古代文坛,”文人相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幽默与智慧的碰撞。苏轼(苏东坡)作为北宋文坛巨擘,虽才华横溢,却也因其性格豪放、言辞犀利成为同僚调侃的对象。这种嘲讽并非恶意,而是文人之间才情较量的独特方式。 二、嘲讽苏东坡的经典诗作 1. 王安石…

    2025年7月13日
    310
  • 冬日诗笺:哪些作品以冰雪为纸书写了季节的冷峻与温情?

    冬日诗笺:哪些作品以冰雪为纸书写了季节的冷峻与温情? 一、冰雪意象的双重性:冷峻与温情的辩证 冰雪在文学中既是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其物理特性(寒冷、纯净、易逝)与精神隐喻(孤独、坚韧、希望)形成张力,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表达空间。– 冷峻美学:如艾略特《荒原》中”冬天使我们温暖”的悖论式表达,揭示现代社会的…

    2025年6月6日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