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晚年诗词有哪些诗?老骥伏枥外的英雄暮年

曹操晚年诗词研究:老骥伏枥外的英雄暮年

一、曹操晚年诗词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统一中国的理想受挫,政治军事生涯转入守势。这一时期(约50-66岁)的诗词创作呈现出从壮志凌云到深沉慨叹的转变,既有”老骥伏枥”的豪情,更包含对生命、历史与理想的复杂思考。

二、代表性晚年诗作分析

1. 《龟虽寿》(建安十二年,207年)

核心名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艺术特色
– 以神龟、腾蛇喻生命有限
– 强调”养怡之福”的养生观
开创中国文学”暮年壮志”母题

历史背景:创作于北征乌桓胜利后,时年53岁,诗中”烈士暮年”的自况预示其后期创作基调。

2. 《短歌行》(约建安十五年,210年)

核心主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三层递进
1. 人生苦短的忧思(朝露意象)
2. “周公吐哺”的政治抱负
3.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用人哲学

案例对比:与早期《蒿里行》相比,同写生死主题,晚年作品更显哲学化,从”白骨露于野”的具象描写转向”去日苦多”的抽象思考。

3.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建安十二年,207年)

独特价值
– 罕见的自然景物描写:”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隐藏的年龄焦虑:通过”四时更逝”暗喻生命流逝
– 政治隐喻:以”农收积场”象征功业积累

三、晚年诗作的艺术突破

1. 四言诗复兴

数据统计:现存曹操诗21首中,晚年四言诗占比达57%,突破汉代四言诗僵化传统。如《短歌行》活用《诗经》句式而自出新意。

2. 悲凉美学的确立

钟嵘《诗品》评价:”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晚年作品常出现:
时间意象(朝露、暮年、四时)
空间意象(沧海、高山)
声音意象(乌鹊南飞、箫鼓悲鸣)

3. 英雄叙事转向生命叙事

对比表:
| 时期 | 代表意象 | 核心主题 |
|——-|———|———|
| 早期 | 铠甲/战马 | 军事征服 |
| 晚年 | 老骥/朝露 | 生命反思 |

四、历史影响与文学史地位

清代沈德潜《古诗源》指出:”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曹操晚年诗词:
1. 奠定建安风骨”慷慨悲凉”基调
2. 开创帝王文学新范式(后启曹丕《燕歌行》)
3. 影响唐宋诗人(如李白《将进酒》对《短歌行》的化用)

当代学者袁行霈评价:”曹操把动乱时代的体验融入诗歌,使四言诗这个古老的体裁重新焕发光彩。”这一突破在其晚年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显著。

(0)
上一篇 2025年5月8日 下午12:18
下一篇 2025年5月8日 下午12:18

相关推荐

  • 庐山是哪首诗?

    庐山是哪首诗? 庐山与诗歌的渊源 庐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众多诗人都曾为庐山留下传世佳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 重点内容:最著名的庐山诗 1.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2025年6月27日
    630
  • 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诗有哪些?

    《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杜甫的众多诗作,共计38首,为所有诗人中收录最多。这些诗作按体裁可分为五绝、五律、七律、五古、七古、乐府等。以下是一些杜甫在《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诗作: 一、五绝 《八阵图》: 内容节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二、五律 《春望》: 内容节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月夜忆舍…

    2024年10月4日
    2260
  • 海内存知己是哪一首诗?

    海内存知己是哪一首诗? 诗歌背景与出处 “海内存知己” 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是王勃在长安送别友人杜少府(少府为唐代县尉的别称)赴任蜀州(今四川崇州)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豁达的胸怀。 原诗全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025年6月27日
    600
  • 著名谐音诗有哪些古诗?李商隐《无题》双关语艺术

    著名谐音诗中的古诗探析:以李商隐《无题》双关语艺术为例 一、谐音诗的定义与历史发展 谐音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诗人通过汉字同音或近音的特性,实现“一语双关”的表达效果。这种创作手法最早可追溯至《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六朝民歌中得到发展,至唐代达到艺术巅峰。 二、经典谐音古诗案例 1. 刘禹锡…

    2025年5月1日
    1240
  • 刘基有哪些诗?明代谋士的诗文世界揭秘

    刘基有哪些诗?明代谋士的诗文世界揭秘 一、刘基的生平与文学地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作为朱元璋的重要谋士,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卓越贡献,同时也在文学领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二、刘基诗歌的主要特点 刘基的诗歌创作具有以下鲜明特点:1. 忧国忧民:反映元末明初的社会动…

    2025年4月19日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