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晚年诗词有哪些诗?老骥伏枥外的英雄暮年

Random Image

曹操晚年诗词研究:老骥伏枥外的英雄暮年

一、曹操晚年诗词创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统一中国的理想受挫,政治军事生涯转入守势。这一时期(约50-66岁)的诗词创作呈现出从壮志凌云到深沉慨叹的转变,既有”老骥伏枥”的豪情,更包含对生命、历史与理想的复杂思考。

二、代表性晚年诗作分析

1. 《龟虽寿》(建安十二年,207年)

核心名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艺术特色
– 以神龟、腾蛇喻生命有限
– 强调”养怡之福”的养生观
开创中国文学”暮年壮志”母题

历史背景:创作于北征乌桓胜利后,时年53岁,诗中”烈士暮年”的自况预示其后期创作基调。

2. 《短歌行》(约建安十五年,210年)

核心主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三层递进
1. 人生苦短的忧思(朝露意象)
2. “周公吐哺”的政治抱负
3.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用人哲学

案例对比:与早期《蒿里行》相比,同写生死主题,晚年作品更显哲学化,从”白骨露于野”的具象描写转向”去日苦多”的抽象思考。

3.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建安十二年,207年)

独特价值
– 罕见的自然景物描写:”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隐藏的年龄焦虑:通过”四时更逝”暗喻生命流逝
– 政治隐喻:以”农收积场”象征功业积累

三、晚年诗作的艺术突破

1. 四言诗复兴

数据统计:现存曹操诗21首中,晚年四言诗占比达57%,突破汉代四言诗僵化传统。如《短歌行》活用《诗经》句式而自出新意。

2. 悲凉美学的确立

钟嵘《诗品》评价:”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晚年作品常出现:
时间意象(朝露、暮年、四时)
空间意象(沧海、高山)
声音意象(乌鹊南飞、箫鼓悲鸣)

3. 英雄叙事转向生命叙事

对比表:
| 时期 | 代表意象 | 核心主题 |
|——-|———|———|
| 早期 | 铠甲/战马 | 军事征服 |
| 晚年 | 老骥/朝露 | 生命反思 |

四、历史影响与文学史地位

清代沈德潜《古诗源》指出:”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曹操晚年诗词:
1. 奠定建安风骨”慷慨悲凉”基调
2. 开创帝王文学新范式(后启曹丕《燕歌行》)
3. 影响唐宋诗人(如李白《将进酒》对《短歌行》的化用)

当代学者袁行霈评价:”曹操把动乱时代的体验融入诗歌,使四言诗这个古老的体裁重新焕发光彩。”这一突破在其晚年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显著。

(0)
上一篇 2025年5月8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8日

相关推荐

  • 古诗有七句的诗有哪些?突破常规体式的古诗探秘

    古诗有七句的诗有哪些?突破常规体式的古诗探秘 一、古诗体式的基本规律 中国传统古诗以四句(绝句)、八句(律诗)为主流,偶数句结构符合诗歌对仗、押韵的审美需求。然而,历史上也存在突破常规的奇数句诗,其中七句诗尤为罕见,体现了诗人对形式的创新探索。 二、七句古诗的成因与特点 1. 音乐性需求:部分乐府诗因配乐需要,句式灵活,如《汉书·艺文志》记载的“杂歌谣辞”。…

    2025年6月1日
    620
  • 含象声词的诗有哪些?聆听文字背后的声韵交响

    含象声词的诗有哪些?聆听文字背后的声韵交响 一、象声词的定义与诗歌功能 象声词(拟声词)是模拟自然或人为声音的词汇,如“哗哗”“叮咚”“簌簌”等。在诗歌中,象声词能通过音韵模拟增强画面感,营造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是古典诗词和现代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二、古典诗词中的象声词案例 1. 杜甫《兵车行》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2025年4月27日
    830
  • 黄山美景,在哪些诗句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黄山美景在众多古诗词中得到了生动而完美的呈现。以下是一些描绘黄山美景的经典诗句: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唐代诗人李白在《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宿黄山时,被碧溪月色和松间琴声所陶醉的情景,展现了黄山的幽静与雅致。 “三十六峰图画,张素锦,列冰柱”:元代诗人张可久在《【越调】霜角》中以夸张的手法,将黄山的三十六峰比作张开的素锦…

    2024年12月26日
    1930
  • 名字里带“诗”的诗人有哪些?从李诗到王诗的姓名趣谈

    名字里带“诗”的诗人有哪些?从李诗到王诗的姓名趣谈 一、“诗”入名中的文化寓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象征文雅、才情与境界。诗人以“诗”为名,既是对文学追求的寄托,也暗含家族期许。例如:– 李诗:唐代女诗人李季兰,字诗兰,其名直接体现“诗”与“兰”的高洁意象。– 王诗:明代诗人王诗,字以言,其名与字呼应,强调“以诗言志”的创作理念。…

    2025年7月13日
    360
  • 人到万难须放胆,如何理解这句话?

    “人到万难须放胆”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面对困境的勇气: “万难”指的是人生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可能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也可能源自内心的挣扎和迷茫。 “须放胆”则强调了在面对这些困难时,需要有勇气去直面它们,而不是逃避或退缩。勇气是战胜困难的第一步,只有敢于面对,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5年1月15日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