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高杜甫的诗有哪些?诗圣笔下的夔州秋色与家国情怀
一、杜甫的登高诗概览
杜甫作为“诗圣”,其登高题材的诗作以雄浑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著称。这类诗歌多创作于其晚年漂泊时期,尤以夔州(今重庆奉节)阶段为巅峰,代表作包括:
–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 《登岳阳楼》
– 《白帝城最高楼》
– 《九日蓝田崔氏庄》
重点内容:杜甫的登高诗不仅是写景抒怀,更融入了对战乱时局和民生疾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
二、《登高》:夔州秋色的巅峰之作
1. 诗歌全文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 艺术特色
– 意象壮阔:以“风急”“天高”“长江”等意象勾勒出夔州秋景的苍茫。
– 情感深沉: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将个人漂泊与安史之乱后的家国破碎紧密关联。
– 格律精严:此诗被誉为“七律之冠”,对仗工整,四联皆对而毫无斧凿之痕。
实际案例:明代胡应麟评此诗“古今独步”,清代杨伦称其“高浑一气,独步古今”。
—
三、家国情怀的深层表达
杜甫的登高诗常通过时空对照展现忧国之情:
1. 《登岳阳楼》中“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由洞庭湖的壮景联想到北方战事。
2. 《白帝城最高楼》以“城尖径仄旌旆愁”暗喻朝廷动荡,标红“独立缥缈之飞楼”象征诗人孤独的济世之心。
重点内容:杜甫的登高绝非闲适之举,而是以“穷年忧黎元”为核心的精神攀登。
—
四、后世影响与当代启示
杜甫的登高诗为后世树立了“诗史”典范:
– 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继承其家国书写。
– 现代学者推崇其“以小见大”的笔法,如通过“落木”“长江”映射时代洪流。
结语:杜甫的登高诗是自然、人生与历史的交响,至今仍为读者提供精神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