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日》中的春节民俗:王安石笔下的传统年味
一、爆竹声中一岁除:驱邪迎新的爆竹习俗
爆竹是宋代春节的核心民俗之一。王安石在《元日》开篇即以“爆竹声中一岁除”点明这一传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百姓在除夕夜“爆竹山呼,声闻于外”,认为爆竹能驱赶“年兽”和晦气。
实际案例:现代湖南浏阳、江西上栗等地仍保留手工制作爆竹的技艺,2023年央视春晚的“数字烟花”表演便借鉴了这一传统意象。
二、春风送暖入屠苏:饮屠苏酒的养生礼俗
诗中“屠苏”是一种特制草药酒,饮用顺序尤为独特:从年幼者开始,长者最后,寓意“辞旧迎新”。宋代《岁时广记》记载,屠苏酒由大黄、白术等药材浸泡,可避疫气。
实际案例:日本至今保留元旦饮屠苏酒的习惯,而中国绍兴黄酒博物馆仍复原了古法屠苏酒配方,供游客体验。
三、千门万户曈曈日:桃符与春联的演变
“总把新桃换旧符”揭示了宋代以桃符辟邪的习俗。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于门旁。明代后逐渐演变为纸质春联,如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年间春联“五云迎晓日,万福集新春”。
实际案例:2024年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举办“宋式桃符制作”活动,游客可亲手书写桃符,还原宋代年俗。
四、隐含习俗:祭祖与守岁
诗中虽未直接提及,但宋代春节另有祭祖(《武林旧事》载“祀先之礼”)、守岁(通宵不眠以待新年)等习俗。苏轼《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可互为印证。
结语
王安石的《元日》以四句诗浓缩了宋代春节的爆竹驱邪、屠苏酒礼、桃符更新三大核心民俗,展现了古人对新年的敬畏与期待。这些习俗部分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