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的送别诗有哪些?品读兄弟情深与宦海浮沉

Random Image

苏辙的送别诗有哪些?品读兄弟情深与宦海浮沉

一、苏辙送别诗概览

苏辙作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兄苏轼并称“二苏”。他的送别诗不仅体现文人雅士的离情别绪,更折射出兄弟情深宦海浮浮沉沉的复杂心境。以下是其代表性送别诗:
1. 《怀渑池寄子瞻兄》
2. 《逍遥堂会宿二首》
3.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
4. 《送文与可知湖州》

二、重点诗作解析:兄弟情深的文学表达

1. 《怀渑池寄子瞻兄》

背景: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赴凤翔任职,苏辙留京,兄弟首次长别。
诗句摘录
>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品读: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漂泊(苏轼后来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化用此意),标红的“怕”字暗含对前途未卜的忧惧,更显兄弟相依为命的深情。

2. 《逍遥堂会宿二首》

背景:熙宁十年(1077年),二苏短暂相聚于徐州逍遥堂。
诗句摘录
>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品读“误喜”二字道尽相聚的短暂与无奈,反映宦海浮沉中兄弟聚少离多的现实。

三、宦海浮沉的隐喻:送别诗中的政治底色

1.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

背景:苏轼因反对新法外放,苏辙以此诗劝慰。
诗句摘录
> “时事方艰难,远途当自勖。”
品读:以“艰难”直指王安石变法的政局,展现苏辙对兄长的政治同情与无奈。

2. 《送文与可知湖州》

背景:元丰二年(1079年),文同(字与可)外放湖州,不久遭遇“乌台诗案”牵连。
诗句摘录
> “此身漂泊苦西东,笑语何时复两翁?”
品读“漂泊”既是送别友人之叹,亦暗喻自身因政治风波屡遭贬谪的境遇。

四、总结:送别诗的双重价值

苏辙的送别诗不仅是文学佳作,更是北宋士大夫政治生态的缩影:
兄弟情:通过“对床夜雨”“雪泥鸿爪”等意象,构建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书写。
政治性:诗中隐含对新旧党争的批判,如“时事艰难”等句,体现文人的社会责任。

案例对比: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苏辙原诗的呼应,可见二苏在逆境中相互扶持的精神纽带。

(注:标红部分为关键分析点,需结合历史背景细读。)

(0)
上一篇 2025年5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29日

相关推荐

  • 窦娥冤情,如何以戏曲呈现?

    《窦娥冤》作为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其悲情故事通过戏曲的形式得以生动呈现。以下是对《窦娥冤》如何在戏曲中呈现其冤情的分析: 一、戏曲形式与结构 《窦娥冤》作为一部杂剧,遵循了元杂剧的基本形式,即四折一楔子。这种结构紧凑,能够很好地展开剧情,展现窦娥的冤屈和抗争。 楔子:通常用于交代剧情背景,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在《窦娥冤》中,楔子可能会介绍窦娥的身世背景…

    2025年1月5日
    1520
  • 段民生诗有哪些?当代诗人的民生关怀与现实书写

    当代诗人的民生关怀与现实书写:以段民生诗为例 一、段民生诗的代表作品 段民生(笔名)是当代诗坛中关注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诗人之一,其作品以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以下是他的部分代表诗作: 1. 《拾荒者的冬天》 – 描写城市边缘拾荒者在严寒中的挣扎,诗句“他的背弯成一座桥,却渡不过自己的寒冬”直击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 现实…

    2025年5月11日
    600
  • 画家王维诗有哪些?文人画鼻祖的诗画一体创作实践

    王维诗歌与文人画鼻祖的诗画一体创作实践 一、王维的诗歌创作概览 王维(701-761),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和“文人画鼻祖”。其诗歌以山水田园题材为主,风格空灵淡远,兼具禅意与画境。根据《全唐诗》收录,王维现存诗作400余首,代表性作品包括:–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2025年5月4日
    590
  • 苏州有哪些诗庙出名?寒山寺与枫桥的诗文化地标巡礼

    苏州诗庙巡礼:寒山寺与枫桥的诗文化地标探析 一、苏州诗庙的文化地位 苏州作为江南文化重镇,其寺庙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诗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上,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大量诗篇,尤以寒山寺、枫桥等为代表,形成独特的“诗庙共生”现象。 重点案例:–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使寒山寺名扬天下,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地标。– 清代俞樾重修寒山寺时题写碑文…

    2025年5月4日
    860
  • 著名关隘题诗有哪些?历史关口的文学印记

    著名关隘题诗有哪些?历史关口的文学印记 关隘作为古代军事、交通要冲,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重要载体。许多著名关隘因诗人的题咏而名垂千古,成为历史与文学交融的见证。以下是几处代表性关隘及其题诗案例。 一、潼关:山河表里的壮怀 潼关地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唐代诗人杜甫在《潼关吏》中写道:> “艰难奋长戟,万…

    2025年4月24日
    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