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居易的诗有哪些?乐天诗风的平易近人与人文关怀

白居易居易的诗有哪些?乐天诗风的平易近人与人文关怀

一、白居易的代表诗作

白居易(字乐天)是中唐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诗作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兼具社会批判人文关怀。以下为其重要作品分类:

1. 讽喻诗

《卖炭翁》:揭露宫市剥削,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展现底层百姓的苦难。
《观刈麦》:通过农人劳作场景,反思“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社会不公。

2. 感伤诗

《长恨歌》: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为题材,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流传千古。
《琵琶行》:借琵琶女身世抒发自身贬谪之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道尽漂泊之痛。

3. 闲适诗

《钱塘湖春行》:描绘西湖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自然之趣。
《问刘十九》: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展现质朴的生活情趣。

二、乐天诗风的核心特点

1. 语言平易近人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其诗多用白话,如《卖炭翁》中“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画面感极强且通俗易懂。

2. 主题聚焦民生

案例:《杜陵叟》批判苛税,直言“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直指统治者对农民的压榨。

3. 情感真挚深沉

案例:《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既写草木顽强,又隐喻人生韧性。

三、白居易的人文关怀

其诗作始终关注个体命运社会现实,如《新丰折臂翁》通过老兵自述,控诉战争之害;《秦中吟十首》系列则系统性揭露中唐社会矛盾。

总结:白居易的诗以平易语言承载深刻思想,既为百姓发声,亦为后世留下“诗史”般的现实主义篇章。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上午12:49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上午12:49

相关推荐

  • 运用了对偶的有哪些诗?在诗词中感受对仗之美

    运用对偶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感受对仗之美 一、什么是对偶? 对偶是汉语修辞手法之一,指在诗词或文章中,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相互呼应。对仗则是对偶的一种特殊形式,常见于格律诗中,要求平仄相对、词性一致。 二、经典对偶诗案例 1. 杜甫《登高》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分析: – “无边”对…

    2025年6月1日
    1080
  • 老是梦见前男友是怎么回事?是旧情难忘还是自我反思?

    老是梦见前男友是怎么回事?是旧情难忘还是自我反思? 1. 梦境与潜意识的关联 梦境是潜意识的表达,频繁梦见前男友可能反映了你内心深处未被处理的情感或未解决的冲突。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往潜意识的皇家道路”,而荣格则强调梦境对自我整合的作用。 重点内容:– 梦境可能并非直接表达“旧情难忘”,而是象征某种情感需求(如安全感、被认可感)。&#8…

    2025年5月20日
    1250
  • 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哪首诗?

    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哪首诗? 出处与背景 “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清代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全诗如下: >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创作于1839年(己亥年),是龚自珍辞官南归途中写下的组诗之一。当时清朝社会腐败、思想僵化,龚自珍借诗呼吁打破陈规,选拔…

    2025年6月28日
    1180
  • 唐代闺怨诗有哪些

    唐代闺怨诗众多,这些诗作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唐代闺怨诗作品: 1. 《闺怨》 作者:王昌龄 内容: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简介:此诗通过描写一位闺中少妇在春日登楼赏景时,因见杨柳而引发的对远征边疆的夫婿的思念和悔意,表达了世俗荣华…

    2024年9月22日
    2710
  •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郎士元如何写笙声的美妙动听?

    郎士元笔下的天籁之音:从《听邻家吹笙》看唐代笙声的审美表达 一、彩霞障目:通感艺术的巅峰运用 “风吹声如隔彩霞”这句诗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巧妙转换,构建了独特的通感体验。郎士元将无形的笙声具象化为绚丽的彩霞,使读者既能“听”到声音的流动,又能“看”到色彩的绚烂。这种艺术手法在唐代诗歌中达到了新的高度——诗人不是直接描摹声音本身,而是通过营造朦胧唯美的视觉意象,让…

    2025年11月9日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