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擒贼先擒王是哪首诗?

杜甫“擒贼先擒王”出自哪首诗?

一、核心答案

杜甫的名句“擒贼先擒王”出自其组诗《前出塞九首·其六》。该诗全文如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二、诗句解析

1. 战术思想(标红重点):
“擒贼先擒王”体现了古代军事战略的核心原则——通过打击敌方关键人物(首领)瓦解整体战斗力。这一思想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商业竞争等领域。

2. 反战内涵
后四句转折提出“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揭示杜甫对和平的追求,强调战争应以防御为目的而非滥杀。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军事行动

现代战争:美军2011年击毙本·拉登的行动,直接针对恐怖组织核心领袖,印证了“擒王”策略的有效性。
历史战例:项羽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直取秦军主帅章邯,迅速瓦解秦军防线。

案例2:商业竞争

企业并购:微软收购领英(LinkedIn)时,首先谈判其CEO杰夫·韦纳,确保核心管理层稳定,促成交易顺利完成。
市场竞争:苹果通过颠覆性产品iPhone直接挑战手机行业龙头诺基亚,实现行业格局重塑。

四、文学价值与影响

1. 成语化传播
“擒贼先擒王”已演变为常用成语,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广泛应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2. 国际影响
英国汉学家霍克思(David Hawkes)在《杜甫诗选》中将此句译为:
*”To catch rebels, first catch their chief”*,成为西方研究中国战略思想的重要文本。

五、延伸阅读建议

– 对比阅读《孙子兵法·九地篇》“夺其所爱则听矣”,理解中西方战略思想的异同。
– 研究杜甫同期作品《后出塞》系列,全面把握其战争观演变。

> 学术注释:此诗创作于天宝年间(约747年),正值唐朝频繁对外用兵时期,杜甫通过戍边士兵的视角,既肯定战术智慧,又批判穷兵黩武政策。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54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54

相关推荐

  • 乘船夜游的诗句,如何描绘夜色之美?

    乘船夜游,夜色之美往往被诗人们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它们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手法,展现了乘船夜游时夜色的独特魅力: 直接描绘夜色之美 “夜幕低垂,乘船游于长江之上,江风轻拂脸庞,两岸灯火辉煌。” 这句诗直接描绘了夜幕下长江的壮丽景象,江风轻拂,灯火辉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夜游氛围。 借景物映衬夜色 “你仰望夜空,星光璀…

    2024年12月20日
    2430
  • 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哪首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哪首诗? 诗歌背景与作者 “姑苏城外寒山寺” 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苏州寒山寺时,借景抒怀,成为千古名篇。 全诗内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重点内容解析 1.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姑苏:苏州古称,点明地理坐标…

    2025年7月1日
    810
  • 李六的诗有哪些?网络诗人的民间书写

    李六的诗有哪些?网络诗人的民间书写 一、李六及其诗歌创作概述 李六(本名李强),是当代中国网络诗坛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其作品以口语化表达和民间生活叙事著称。他的诗歌常聚焦于底层生存状态与个体情感体验,语言风格直白却富有张力,在互联网平台拥有广泛读者群体。 重点内容:李六的诗歌打破了传统诗歌的精英化倾向,通过网络媒介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传播,成为民间书写的典型样…

    2025年5月23日
    850
  • 明志型的送别诗有哪些?解读古代离别诗中的精神境界

    明志型的送别诗有哪些?解读古代离别诗中的精神境界 一、明志型送别诗的定义与特点 明志型送别诗是古代离别诗中独特的一类,其核心在于通过离别场景抒发诗人的志向抱负或精神追求,而非单纯表达离愁别绪。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以下特点:1. 借离别言志:诗人以送别为契机,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或政治理想。2. 情感升华:超越个人伤感,展现豁达、坚毅或高洁的精神境界。3. 语言豪迈…

    2025年6月4日
    890
  • 梦见自己会开车了是什么意思?是技能提升还是心理期待?

    梦见自己会开车了是什么意思?是技能提升还是心理期待? 引言 梦境是人类潜意识的映射,而梦见自己会开车往往引发多种解读。这种梦境可能象征个人能力的提升、对自由的渴望,或是潜藏的心理压力。本文将从心理学、象征意义及实际案例出发,深入分析这一梦境的含义。 # 一、梦境的心理学解读 1. 技能提升的象征 驾驶在梦境中常代表对生活的掌控力。如果你现实中正在学习某项技能…

    2025年5月20日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