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在匣中作狂歌出自哪首诗?

剑在匣中作狂歌:诗句出处与文学解析

诗句来源考证

“剑在匣中作狂歌”这一充满豪情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浩歌》一诗。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其奇崛险怪的诗风著称,被称为”诗鬼”。

《浩歌》全诗内容:

“`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剑在匣中作狂歌,何以报之青玉案。
“`

诗句文学解析

意象分析

1. “剑”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剑常象征壮志未酬英雄气概。此处的”匣中剑”暗喻诗人被压抑的才华。

2. “狂歌”的修辞手法:运用拟人化表现手法,赋予宝剑以人的情感和行动能力,形成强烈的艺术张力。

历史背景

李贺因避父讳(其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不得参加科举,怀才不遇的愤懑成为其诗歌重要主题。这句诗正是这种情绪的典型表达。

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一:文学创作引用

当代作家马伯庸在历史小说《长安十二时辰》中,曾化用此句描写主角张小敬的侠义精神:
> “他抚摸着腰间的短刀,仿佛听到剑在匣中作狂歌的铮鸣。”

案例二:影视作品运用

2022年热播剧《雪中悍刀行》中,编剧将这句诗改编为:
> “古剑鸣鞘作龙吟”
虽非原文,但明显受到李贺诗句的启发,展现了兵器拟人化的表现传统。

案例三:书法创作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曾以狂草书写此句,作品在2020年保利拍卖会上以128万元成交,显示该诗句在艺术市场的影响力。

延伸阅读建议

1. 比较研究:可与李白”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比较,分析唐代诗人不同的剑意象表达。
2. 现代转化:观察网络文学中”兵器拟人”写法(如《魔道祖师》中”随便剑”)与古典传统的承继关系。

重点提示:理解这句诗的关键在于把握李贺诗歌”奇诡凄艳“的整体风格,以及中唐时期文人抑郁不得志的普遍心态。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独在异乡为异客哪首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乡愁书写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歌背景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作于诗人17岁游学长安期间。此诗以重阳节为切入点,通过时空对比(异乡与故乡)和情感反差(群体欢聚与个体孤独),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经典的思乡诗之一。 诗歌文本解析 &…

    2025年6月28日
    750
  • 中国古诗词中,哪首最让你陶醉?

    在中国古诗词的浩瀚海洋中,许多诗篇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深邃的情感和精妙的意境让人陶醉。但如果要挑选一首最让我陶醉的,那我会选择王维的《山居秋暝》。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诗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置身于那雨后空旷、清新的山中,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和宁静。接着,“…

    2025年1月2日
    2270
  • 漫天飞花的诗句有何梦幻之美?

    漫天飞花的诗句,常常以其独特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景象。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中飞花飘落的唯美瞬间,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漫天飞花诗句梦幻之美的详细描绘: 视觉上的梦幻: 轻盈飘逸:漫天飞花如同轻盈的舞者,在空中随风飘荡,姿态万千,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例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2024年12月31日
    1580
  • 出塞的这首诗有哪些?感受边塞诗的豪情

    “出塞”作为乐府旧题,被多位诗人用于反映军旅、边塞生活,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出塞》诗及其所体现的豪情壮志: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内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感受:这首诗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感慨边战不断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巨大痛苦,叹息国无良将,更…

    2024年9月24日
    2320
  • 高山流水出自哪首诗?

    高山流水出自哪首诗? “高山流水”的典故来源 “高山流水”并非出自某一首具体的诗,而是源于中国古代著名的琴曲典故,最早记载于《列子·汤问》和《吕氏春秋·本味》。该典故讲述了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相惜的故事,后成为中国文化中象征知音难觅的经典意象。 — 典故原文与解析 1. 《列子·汤问》记载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

    2025年6月28日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