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垂杨未挂丝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二月垂杨未挂丝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二月垂杨未挂丝”出自唐代诗人张敬忠的《边词》。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早春景象的七言绝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边关与内地的气候差异。

重点内容:该诗创作于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当时张敬忠以监察御史身份巡边,目睹边塞春迟之景有感而作。

二、全诗内容与赏析

《边词》全文
“`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

艺术特色分析
1. 对比手法:通过”垂杨未挂丝”与”长安花落”的时空对比
2. 意象选择:以”垂杨””冰开”等典型物候特征表现地域差异
3. 语言风格:平实自然却意境深远,体现盛唐边塞诗特点

三、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1:文学教材应用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该诗常作为唐代边塞诗的补充篇目,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成教学对比,展示不同风格的边塞书写。

案例2:气象学研究引用
2020年《历史气候研究》期刊论文曾引用此诗,通过”二月垂杨未挂丝“的物候记载,推算出唐代河套地区(五原所在地)春季比现代平均晚10-15天,为历史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文学佐证。

四、延伸知识

1. 同类作品:可与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对照阅读
2. 文化意象:古代”折柳赠别”传统与诗中”未挂丝”的含蓄呼应
3. 现代改编:2022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曾为此诗谱曲传唱

重点提示:该诗在《全唐诗》中仅存此一首,是研究张敬忠诗歌风格的重要孤例,其平实质朴的语言风格在初盛唐之交的诗坛独具特色。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关于燕山的诗句,你了解多少历史背景?

    关于燕山的诗句,不仅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下是对燕山及其相关诗句历史背景的归纳: 燕山的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燕山,原名雁山,位于中国河北平原北侧,东濒渤海,西接黄土高原,以北是内蒙古高原,以南是华北平原。 燕山山脉东西长约420千米,南北最宽处近200千米,海拔在500~1500米之间,主峰雾灵山海拔2116米。山地…

    2024年12月24日
    3220
  • 橙黄橘绿出自哪首诗?

    橙黄橘绿的出处及文学赏析 一、诗句原始出处 “橙黄橘绿”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赠刘景文》。全诗如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创作于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时任杭州知州,赠诗给好友刘景文(字季孙)。诗中通过对四季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友人…

    2025年6月28日
    320
  • 李太白是哪首诗?

    李太白及其代表诗作探析 李太白简介 李太白(701年-762年),即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太白代表诗作 李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静夜思》 重点内容:这是李白最广为流传的五言绝句,语言朴素自然,却意境深远。 …

    2025年6月28日
    540
  • 你听到哪些现代诗?当代诗歌的听觉盛宴

    你听到哪些现代诗?当代诗歌的听觉盛宴 当代诗歌的听觉转向 近年来,当代诗歌逐渐从传统的视觉阅读转向听觉体验。诗人通过声音、节奏、语调等元素,创造出丰富的听觉效果,让诗歌不再是沉默的文字,而是可聆听的艺术。重点内容:这种转向不仅改变了诗歌的传播方式,也重新定义了诗歌的审美标准。 现代诗的听觉特征 1. 口语化表达:许多诗人采用日常口语,使诗歌更贴近生活,易于朗…

    2025年4月24日
    740
  • 乾隆的诗哪首最出名?

    乾隆皇帝诗歌研究:哪首最出名? 一、乾隆诗歌创作概况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最高产的诗人之一,现存诗作达43,630首,数量超过《全唐诗》收录的48,900余首(两千多位诗人总和)。其创作贯穿60余年统治生涯,日均作诗2首,形成独特的”帝王诗”体系。 二、最具代表性的五首名作 1. 《飞雪》(最广为传诵) 重点内容:&…

    2025年7月1日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