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哪首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句出处及赏析

# 诗句出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当时杜甫定居成都草堂,生活相对安定。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悦之情,展现了春雨滋润万物、悄无声息的特点。

# 诗句赏析

# 艺术特色

1. 拟人手法:”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灵性
2. 细腻描写:”潜入夜”、”细无声”刻画春雨特点
3. 意境营造:后两联通过视觉对比展现雨后美景

# 文学价值

这两句诗成为描写春雨的千古名句,体现了杜甫诗歌写实细腻的风格,也反映了诗人关注民生的情怀。

# 实际应用案例

# 教育领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以这两句诗为例:
1. 讲解拟人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能力
3. 体会诗歌语言精炼的特点

教学实例:某小学教师让学生观察春雨后,模仿诗句创作,有学生写出:”细雨懂人心,悄悄润新芽”,体现了对原诗手法的理解。

# 农业领域

这两句诗常被用来形容:
1. 适时春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智慧
3. 生态农业中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

应用案例:某生态农场以这两句诗为理念,建立”知时节”种植系统,根据气象数据精确安排灌溉,提高作物产量15%。

# 文化影响

1. 成为节气文化的代表性诗句
2. 衍生出”润物无声”等成语
3. 现代常被用于环保宣传

这两句诗历经千年仍被广泛传诵,充分展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如何让黄鹤楼风景不朽?

    崔颢《黄鹤楼》的时空造境:如何让“晴川芳草”成为千年风景符号? 一、意象的永恒定格:从具象到经典的升华 崔颢通过视觉空间的立体建构,将黄鹤楼风景从地理存在转化为文学永恒。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形成了三维空间的垂直交响——晴空的天际线、川流的水平线、树木的垂直线交织成多维画卷。这种空间营造使读者在千年后仍能透过诗句重构当年的视觉体验。 实…

    2025年11月9日
    150
  • 《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为何感人至深?

    《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为何感人至深? 在中国历史传说中,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子推“割股奉君”的事迹流传千年,成为忠义精神的象征。这一故事不仅载于《左传》《史记》等典籍,更通过民间传说与寒食节习俗深度融合,持续引发当代人的情感共鸣。其感人至深的原因,需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核与社会影响三个维度深入剖析。 一、历史语境中的极端忠诚 1. 故事背景与核心情节 晋国…

    2025年11月2日
    220
  • 处处闻啼鸟是哪首诗?

    处处闻啼鸟是哪首诗? 《春晓》——孟浩然的经典之作 “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是五言绝句,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清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闲适的生活情趣。 原诗全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重点内容解析 1. “处处闻啼鸟”: – 这句诗通过…

    2025年7月1日
    720
  • 英文诗类别名称解析:你了解多少种英文诗?

    英文诗类别名称解析:你了解多少种英文诗? 英文诗歌拥有丰富的类别体系,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结构、韵律和主题。本文将系统解析12种主要英文诗类别,并辅以经典案例说明,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英语诗歌的多样性。 一、传统格律诗(Traditional Metrical Poetry) 核心特征:严格遵循音步(foot)和韵律(scheme)规则– 英雄双韵体…

    2025年6月9日
    1020
  • 花自飘零水自流是哪首诗?

    花自飘零水自流:出处与文学解析 一、诗句出处 “花自飘零水自流”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该词是李清照早期代表作之一,抒发了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语言清丽,意境深远。 > 原词全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2025年6月24日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