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栏处是哪首诗?

怒发冲冠凭栏处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怒发冲冠凭栏处”出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词作《满江红·写怀》。该词是岳飞的代表作之一,以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和悲壮豪迈的风格闻名于世。

重点内容
词牌名:《满江红》
创作背景:南宋时期,岳飞率军抗击金兵,此词抒发了其收复中原的壮志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名句地位:开篇”怒发冲冠”四字已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愤慨的经典意象。

二、全词原文与注释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重点注释
“靖康耻”:指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的国耻。
“贺兰山”:象征金兵占领的北方领土(实际为虚指,贺兰山位于宁夏,非金国核心区)。

三、实际案例:文学与影视中的引用

1. 教育领域
– 该词被收录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经典文本。
– 2023年某省高考模拟题要求学生分析”三十功名尘与土”体现的人生价值观

2. 影视作品
– 电影《满江红》(2023年张艺谋执导)以该词为线索展开剧情,结尾全军复诵的场面引发热议。
– 纪录片《岳飞》采用三维动画还原”凭栏处”场景,强化历史代入感。

3. 社会事件
– 2020年武汉抗疫期间,有医护人员在防护服上书写”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以此明志。

四、学术争议与考据

部分学者(如邓广铭、余嘉锡)曾质疑该词作者非岳飞,理由包括:
– 词中”贺兰山”与南宋抗金地理不符;
– 岳飞文集《岳忠武王文集》未收录此词。

主流观点仍支持岳飞 authorship,依据:
– 明代文献《藏一话腴》明确记载;
– 词风与岳飞其他作品(如《小重山》)的悲壮基调一致。

五、文化影响

该词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符号
– 书法家常见创作题材(如启功、沈鹏等名家版本);
– 杭州岳王庙碑刻全文,供游人瞻仰;
重点内容:2021年入选”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推荐篇目。

如需进一步分析艺术特色或历史背景,可提供补充研究方向。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相关推荐

  • 贾岛写了哪些诗?贾岛诗歌的精选推荐

    贾岛是唐代诗人,字阆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自号”碣石山人”。贾岛的诗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以下是一些贾岛的经典诗歌精选推荐: 《寻隐者不遇》 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赏析:这是贾岛的一首五言绝句,写的是…

    2024年10月2日
    2510
  • 人教版散文诗有哪些?教材中的现代诗文选篇解读

    人教版散文诗选篇及现代诗文解读 一、人教版教材中的经典散文诗 散文诗作为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是:– 兼具诗的意境与散文的自由– 语言凝练却不受格律限制– 常采用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 (一)初中阶段代表性篇目 1. 《金色花》(泰戈尔) – 七年级上册选篇 &#82…

    2025年5月4日
    1340
  • 关于木兰诗的成语有哪些?北朝民歌中的英雄气概与成语流传

    关于《木兰诗》的成语有哪些?北朝民歌中的英雄气概与成语流传 一、《木兰诗》中的经典成语 作为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木兰诗》不仅塑造了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更衍生出多个沿用至今的成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 1. 巾帼英雄 – 源自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事迹,专指女性英雄人物。 – 案例:近代秋瑾被称为“鉴湖女侠”,后人以“巾帼英雄”…

    2025年6月13日
    750
  • 杜牧写过的清明诗有哪些?在古诗中感受春祭情怀

    杜牧写过的清明诗有哪些?在古诗中感受春祭情怀 一、杜牧与清明诗的代表作 杜牧作为晚唐杰出诗人,其诗作以清新隽永、意蕴深远著称。在清明题材的诗词中,《清明》最为脍炙人口,但其他作品也值得关注。以下是杜牧笔下与清明相关的诗作: 1.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重点内容:这首诗以“雨纷纷”…

    2025年6月1日
    980
  • 思亲山水诗有哪些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情感共鸣

    思亲山水诗的名句赏析与情感共鸣 一、思亲山水诗的代表名句 思亲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题材类型,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一些经典名句: 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这句诗直白而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感,“倍思亲”更是…

    2025年7月13日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