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刚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哪首经典诗词?

一、名句溯源

“刚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该词是李清照早期代表作,创作于与丈夫赵明诚短暂分离期间,生动刻画了闺中相思之苦

二、全词赏析

> 《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重点解析

1. 意象运用(标红关键艺术手法)
– “红藕香残”以视觉嗅觉通感写秋意
– “雁字回时”用鸿雁传书典故强化期待

2. 情感递进
末三句形成情感螺旋
“相思→闲愁→无计消除→眉头心头循环”
(心理学上符合情绪反刍特征)

三、现代应用案例

案例1:影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剧中多次化用该词句
明兰独白场景:”这愁绪就像大姐姐词里说的,刚觉得好些,转眼又涌上来”
– 制作方访谈称:选择李清照词因其”最能表达宋代闺阁情思”

案例2:心理学研究引用

2021年《情感障碍研究》期刊论文:
《持续性哀伤反应的东方表达范式》中,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作为典型的情感反复现象的文学例证,与西方”波浪式哀伤理论”对比研究。

四、文化影响

– 衍生出“眉头心头”体网络用语
例:”工作压力才下键盘,却上心头”
– 2023年故宫文创推出系列主题产品
– “却上心头”香薰(月满西楼造型)
– 动态数字藏品《眉头心头》NFT

五、延伸思考

该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在于:
1. 生理-心理联动:将不可见的情绪转化为可感的身体反应
2. 时间维度:用”才…却…”句式表现情绪的瞬时交替
3. 空间转换:眉头(局部)→心头(整体)的情感扩散

> 学者点评
>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比直白的’我很想你’更具美学价值,体现了中国诗词含蓄中的深刻
> ——《宋词情感表达研究》王立群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空山新雨后是哪首诗?

    空山新雨后是哪首诗? 诗歌背景与作者 “空山新雨后”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以清新淡雅、意境深远著称,被誉为“诗佛”。这首诗创作于王维隐居辋川时期,充分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禅意感悟。 全诗内容 《山居秋暝》全文如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2025年7月1日
    480
  • 什么生烟词语有哪些

    “生烟”作为一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冒出烟气的状态,或者形容非常着急或情绪激动的状态。在汉语中,与“生烟”相关的词语或成语并不多,但有一些成语中包含了“生烟”的意象,如“七孔生烟”和“七窍生烟”。 七孔生烟:这个成语形容气愤到极点。这里的“七孔”并非实指七个孔穴,而是泛指人体的各种孔窍,如口、眼、耳、鼻等,用以夸张地表达气愤之强烈,仿佛这些孔窍都要冒出烟来。这…

    2024年9月22日
    4200
  • 酬答诗有哪些?文人唱和经典作品解析

    酬答诗有哪些?文人唱和经典作品解析 一、酬答诗的定义与特点 酬答诗是中国古代文人以诗歌形式进行社交互动的文学体裁,主要分为两类:1. 主动赠诗(表达情感、请求、赞美等)2. 回应诗作(酬和、步韵、次韵等)其核心特点是语言典雅、情感含蓄,常通过典故、意象传递深层含义。 — 二、酬答诗的常见类型 1. 步韵诗 严格遵循原诗韵脚顺序,如苏轼《次韵章质夫…

    2025年4月18日
    820
  • 好雨知时节是哪首诗?

    好雨知时节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好雨知时节”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是杜甫五言律诗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当时杜甫定居成都草堂,生活相对安定,对自然景物观察细腻。 重点内容:– 全诗通过描绘春雨的“知时节”“润物无声”,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诗句语言清新自然,体现了杜…

    2025年6月28日
    430
  • 李白诗歌名句大盘点,哪些最让你心动?

    李白的诗歌名句那可真是如璀璨星辰,每一句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要说最让我心动的,那可真是不少,让我给你细细盘点一番吧!👇 豪情壮志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信念,仿佛能看到李白站在船头,乘风破浪的英姿。🌊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展翅,一飞冲天,这不正是李白自己豪情壮志的写照吗?🐦 “天生我材…

    2024年10月18日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