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花满枝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黄四娘家花满枝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黄四娘家花满枝”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第六首。这首诗创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期间(公元760年左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闲适心境。

2. 全诗内容与重点解析

原诗全文:

> 黄四娘家花满蹊,
> 千朵万朵压枝低。
> 留连戏蝶时时舞,
> 自在娇莺恰恰啼。

重点内容解析

“花满蹊”:用“满”字夸张表现繁花盛开的景象,小径(蹊)被花朵覆盖,体现春意盎然。
“压枝低”:通过动态描写(“压”)和视觉对比(“低”),突出花朵的密集与重量感。
末句双声叠韵“恰恰啼”中“恰恰”为拟声词,与“时时舞”对仗,增强音律美。

3. 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案例1:园林景观设计

成都“杜甫草堂”景区还原了诗中场景,在黄四娘故居遗址种植大量花卉(如海棠、紫荆),并立诗碑解说。游客可通过实景感受诗中“千朵万朵”的意境。

案例2:语文教学实践

某中学教师通过对比教学法讲解此诗:
1. 展示明代仇英《江畔寻花图》(基于此诗创作),分析“留连戏蝶”的绘画表现;
2. 引导学生用手机拍摄校园花卉,模仿杜甫的观察角度写作。

4. 常见误解辨析

– ❌ 误记“花满枝”:正确应为“花满蹊”(“蹊”指小路),版本差异需核对《全唐诗》权威底本。
– ❌ 误归为李白作品:杜甫诗风以沉郁为主,此诗是其少数明快之作,需注意作者风格多样性。

5. 延伸学习建议

– 对比阅读: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中其他六首,观察同一题材的不同表现手法。
– 学术参考:《杜诗详注》(仇兆鳌注)对“恰恰啼”的训诂考证(第12卷,P.987)。

> 知识拓展:此诗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重点为“通过意象分析体会诗人情感”。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诗经古体诗有哪些?风雅颂中的上古歌谣

    《诗经》中的古体诗分类与上古歌谣研究 # 一、《诗经》古体诗的基本分类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305篇作品,按音乐性质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包含大量具有上古歌谣特征的原始诗歌形态。 ## 1. 风(国风) “十五国风&#8221…

    2025年4月27日
    860
  • 诗山风俗中的诗词传统有哪些?解码地域文化中的诗性基因

    诗山风俗中的诗词传统有哪些?解码地域文化中的诗性基因 一、诗山风俗的诗词传统概述 诗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风俗中蕴含深厚的诗词传统。这种传统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仪式中,更通过口头传诵、碑刻题咏、节庆活动等形式代代相传。诗山的诗词传统是地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二、诗山风俗中的诗词表现形式 1. 节庆诗词吟诵 在诗…

    2025年4月23日
    820
  • 孤芳自赏出自哪首诗?

    孤芳自赏的出处及文化内涵解析 一、“孤芳自赏”的原始出处 重点内容:成语”孤芳自赏”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古诗,而是源自南宋文学家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词作。该词通过”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意象,后经演变形成了这一成语。 原词节选: >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

    2025年6月28日
    360
  • 题画诗有哪些竹子特点?竹子意象在题画诗中的象征

    题画诗中竹子的艺术特点与意象象征 # 一、题画诗中竹子的艺术特点 # 1. 形态的简练与神韵的突出 题画诗中的竹子常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其形态,强调“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画家通过疏密、虚实的变化表现竹子的挺拔与灵动,而诗人则用语言补足画中未尽之意。例如:>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2025年5月31日
    640
  • 发如雪出自哪首诗?

    发如雪出自哪首诗? 1. 诗歌出处解析 “发如雪”并非直接出自古代诗词,而是现代流行音乐作品中的经典意象。它最广为人知的来源是周杰伦2005年专辑《十一月的萧邦》中的同名歌曲《发如雪》,由方文山作词,歌词化用了多个古典诗词意象。 2. 古典文学中的相似意象 虽然”发如雪”不是直接引用,但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以&…

    2025年6月27日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