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花满枝是哪首诗?

黄四娘家花满枝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黄四娘家花满枝”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第六首。这首诗创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期间(公元760年左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闲适心境。

2. 全诗内容与重点解析

原诗全文:

> 黄四娘家花满蹊,
> 千朵万朵压枝低。
> 留连戏蝶时时舞,
> 自在娇莺恰恰啼。

重点内容解析

“花满蹊”:用“满”字夸张表现繁花盛开的景象,小径(蹊)被花朵覆盖,体现春意盎然。
“压枝低”:通过动态描写(“压”)和视觉对比(“低”),突出花朵的密集与重量感。
末句双声叠韵“恰恰啼”中“恰恰”为拟声词,与“时时舞”对仗,增强音律美。

3. 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案例1:园林景观设计

成都“杜甫草堂”景区还原了诗中场景,在黄四娘故居遗址种植大量花卉(如海棠、紫荆),并立诗碑解说。游客可通过实景感受诗中“千朵万朵”的意境。

案例2:语文教学实践

某中学教师通过对比教学法讲解此诗:
1. 展示明代仇英《江畔寻花图》(基于此诗创作),分析“留连戏蝶”的绘画表现;
2. 引导学生用手机拍摄校园花卉,模仿杜甫的观察角度写作。

4. 常见误解辨析

– ❌ 误记“花满枝”:正确应为“花满蹊”(“蹊”指小路),版本差异需核对《全唐诗》权威底本。
– ❌ 误归为李白作品:杜甫诗风以沉郁为主,此诗是其少数明快之作,需注意作者风格多样性。

5. 延伸学习建议

– 对比阅读: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中其他六首,观察同一题材的不同表现手法。
– 学术参考:《杜诗详注》(仇兆鳌注)对“恰恰啼”的训诂考证(第12卷,P.987)。

> 知识拓展:此诗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重点为“通过意象分析体会诗人情感”。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相关推荐

  • 形容杨坚的诗有哪些?历史人物在诗词中的形象塑造

    形容杨坚的诗有哪些?历史人物在诗词中的形象塑造 一、杨坚在诗词中的形象概述 杨坚(隋文帝)作为隋朝开国皇帝,其历史形象复杂多元。在诗词中,他常被塑造成雄才大略的明君,但也偶见对其严苛政策的批评。诗人多从其统一南北朝、开创科举制度等功绩入手,赋予其“开皇之治”的象征意义。 二、直接描写杨坚的诗词案例 1. 《隋宫》——李商隐 >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

    2025年5月8日
    1160
  • 苏辙写人物的诗有哪些?宋代文豪笔下的人物群像解析

    苏辙写人物的诗有哪些?宋代文豪笔下的人物群像解析 一、苏辙诗歌中的人物题材概述 苏辙作为北宋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创作以深沉内敛和写实细腻著称。与兄长苏轼的豪放风格不同,苏辙更擅长通过人物描写展现社会风貌与个人情感。其笔下人物涵盖历史英雄、亲友知己、平民百姓等,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人文关怀。 二、苏辙人物诗的代表作品与解析 1. 历史人物:咏史抒怀 苏辙常…

    2025年4月27日
    1210
  • 关于山上的诗有哪些?登高望远时的诗意抒怀

    关于山上的诗有哪些?登高望远时的诗意抒怀 一、登高望远的诗歌传统 登高望远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诗人常借山的巍峨与视野的开阔,抒发壮志豪情、人生感慨或思乡之情。这一传统可追溯至《诗经》中的“陟彼高冈,我马玄黄”,至唐宋时期达到巅峰。 二、经典“山上诗”案例解析 1.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千古名句,通过攀登泰山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积…

    2025年6月1日
    790
  • 刘禹锡大海的诗有哪些?中唐诗人笔下的沧海意象研究

    刘禹锡大海的诗有哪些?中唐诗人笔下的沧海意象研究 一、刘禹锡诗歌中的沧海意象 刘禹锡作为中唐代表诗人,其作品常以壮阔的沧海意象寄托人生感慨与哲学思考。以下为具体案例: 1. 《浪淘沙·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标红分析:以钱塘江潮喻沧海之力,展现动态壮美,暗含世事无常的哲思。 2.…

    2025年5月8日
    1160
  • 屈原有哪些诗?楚辞华章中的爱国情怀

    屈原有哪些诗?楚辞华章中的爱国情怀 一、屈原的诗歌创作概览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个人创作的诗人。他的作品主要收录于《楚辞》,代表作包括:– 《离骚》: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展现屈原的政治理想与爱国情怀。– 《九歌》:一组祭祀神灵的乐歌,融合神话与浪漫主义色彩。&#…

    2025年4月19日
    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