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涛声吼地来是哪首诗?

八月涛声吼地来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及背景

“八月涛声吼地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这首诗是《浪淘沙》组诗中的第七首,创作于刘禹锡被贬夔州(今重庆奉节)期间,通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对自然力量的赞叹。

二、全诗内容及重点解析

“`
浪淘沙·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

重点内容解析:
1. “八月涛声吼地来”:点明钱塘江大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和声势(如雷吼般震撼大地)。
2. “头高数丈触山回”:用夸张手法表现潮头高度(约10米)和撞击山崖的动态画面。
3. 末句比喻:将退潮后留下的沙堆比作雪堆,体现诗人独特的观察视角。

三、实际案例:钱塘江大潮的科学解释

现代地理学研究证实:
形成原因:农历八月十八前后,太阳、月球引力叠加+杭州湾喇叭口地形,潮差可达9米(2023年实测最大潮高8.7米)
与诗句印证:诗中”数丈”(唐代1丈≈3米)的描述与现今观测数据高度吻合
文化影响:该诗成为钱塘观潮文化的经典注脚,2023年央视直播钱塘潮时曾引用此诗

四、文学价值与后世评价

1. 艺术特色:四句诗完整呈现潮起-拍岸-退潮-余波的动态过程
2. 历史地位:被收入《唐诗三百首》,明代胡震亨评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3. 现代应用:2022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以全息技术再现此诗意境

> 提示:该诗常与白居易《潮》混淆,需注意区分。刘诗重气势描写,白诗偏重哲理(”早潮才落晚潮来”)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相关推荐

  • 绍兴诗人的诗有哪些?越地诗群的文化基因

    绍兴诗人的诗有哪些?越地诗群的文化基因 一、绍兴诗人的代表作品 绍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众多杰出诗人,其作品兼具地域特色与人文精神。以下是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 1. 陆游(南宋) –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情怀的典范) –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2025年4月29日
    1050
  • 有哪些宋词的书?宋词书籍的精选推荐

    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书籍资源供读者学习和欣赏。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宋词书籍推荐: 一、宋词鉴赏与解读类书籍 《宋词鉴赏辞典》 简介:这是一本较为全面的宋词鉴赏辞典,收录了众多著名词人的作品,并对每首词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赏析。 推荐理由:适合初学者和宋词爱好者,通过详细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词。 《宋词之美》 简介:作者简墨以独…

    2024年10月1日
    3200
  • 元诗中的少数民族风情:哪些作品展现多元文化交融?

    元诗中的少数民族风情:多元文化交融的文学呈现 一、元诗与多元文化背景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文学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特征。元诗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载体,不仅继承了唐宋诗歌的传统,更融入了蒙古、色目、回回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重点内容:元代诗歌的多元性体现在题材、语言、意象等多个层面,…

    2025年4月16日
    1420
  • 临安开头的诗有哪些?南宋都城的诗词记忆

    临安开头的诗有哪些?南宋都城的诗词记忆 一、临安:南宋都城的文化符号 临安(今杭州)作为南宋都城(1127-1279年),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以“临安”开头的诗词,多承载着对都城繁华的赞美、对故国山河的追忆,或隐逸山水的闲适之情。 二、以“临安”开头的经典诗词 1.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重点内容:>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2025年5月23日
    1070
  • 岳飞的诗有哪些特点?精忠报国主题的豪放派风格

    岳飞诗歌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核 一、精忠报国的核心主题 岳飞的诗歌以“精忠报国”为灵魂,贯穿其创作始终。这一主题既是其人生信条的写照,也与南宋抗金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例如,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国家沦丧的悲愤与收复河山的决心。 重点案例:– 《满…

    2025年5月8日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