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哪首诗?

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忆江南·多少恨》。该词是李煜亡国后被俘至汴京(今开封)期间所作,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当下凄凉,表达亡国之痛。

原词全文: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 花月正春风。

二、诗句解析

1. 意象分析
“车如流水”:形容车辆络绎不绝,如水流般连绵不断。
“马如龙”:描绘骏马矫健,队列如游龙般气势恢宏。
*二者结合,生动再现了南唐宫廷宴游的盛况。*

2. 情感对比
此句以梦境中的繁华(“旧时游上苑”)反衬现实中的亡国孤寂,凸显李煜的“故国之思”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文学引用

– 作家琼瑶在小说《还珠格格》中化用此句,描述街头热闹场景:“街上车如流水马如龙,小燕子看得眼花缭乱。”
*通过诗句的移植,强化了市井繁华的视觉效果。*

案例2:商业宣传

– 某汽车品牌广告文案:
“纵横都市,车如流水马如龙——全新XX系列,定义现代出行美学。”
*借诗句的动态意象,突出产品与都市节奏的契合。*

四、延伸知识

1. 误用提醒
该句常被误认为描写普通街景,实则特指宫廷贵族活动,需注意语境差异。
2. 类似诗句
– 《古诗十九首》中“车马一何繁”
– 杜甫《丽人行》中“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五、总结

“车如流水马如龙”以凝练的比喻成为古典诗词中描绘繁华场景的经典范例。其价值不仅在于语言艺术,更在于通过梦境与现实的撕裂感,深化了亡国主题,体现了李煜词“深哀浅貌”的特质。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相关推荐

  • 唐诗的韵律之美,对中国古典音乐有何贡献?

    唐诗的韵律之美及其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贡献 一、唐诗韵律的艺术特征 平仄交替的节奏体系构成了唐诗韵律的核心。唐代诗人通过平声(阴平、阳平)与仄声(上、去、入)的规律性组合,创造出抑扬顿挫的声调效果。以杜甫《春望》为例,“国破山河在”的平仄组合“仄仄平平仄”,形成类似音乐小节的节奏单元。 严谨的押韵规范通过尾韵呼应增强作品的音乐性。唐诗严格遵循《切韵》音系,在律诗…

    2025年11月9日
    180
  • 有哪些青年爱国的诗?闻一多《七子之歌》创作背景

    青年爱国的诗歌及其代表作品 一、青年爱国诗歌的代表作 青年爱国诗歌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青年爱国诗歌: 1. 闻一多《七子之歌》2. 艾青《我爱这土地》3. 徐志摩《再别康桥》(隐含爱国情怀)4. 郭沫若《凤凰涅槃》5.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这些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

    2025年5月1日
    1900
  • 如梦词语大盘点,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如梦似幻?

    带有“如梦”的词语,通常都蕴含着一种梦幻、不真实却又美好的意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有“如梦”的词语: 如梦初醒:形容刚刚从梦幻或迷茫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有时对之前的状态还略有留恋。 如梦似幻:形容事物或景象如同梦境一般,既朦胧又美好,让人难以分辨是真是假。 如梦如烟:形容事物或情感像梦和烟一样飘渺、易逝,难以捉摸。 人生如梦:把人生比作一场梦,表达了对人生短暂…

    2024年10月19日
    3340
  • 陆游《卜算子·咏梅》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在精神境界上有何异同?

    陆游与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精神境界比较研究 # 一、创作背景与核心意象的差异 # 1. 陆游的乱世孤影 陆游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中原沦陷、山河破碎的动荡年代。其词中”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梅花,实为诗人自身命运的写照。词人通过”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意象叠加,构建出孤寂无依的寒士形象。例如在《剑南…

    2025年11月4日
    270
  • 獐麋豕鹿是指哪些具体野兽?

    “獐麋豕鹿”这一表述可能源于古代文献或成语,用来泛指不同类型的野兽。下面分别解释这四个词所指的具体野兽: 獐: 学名:Hydropotes inermis 俗称:河麂、牙獐 分类:偶蹄目鹿科獐属哺乳动物 特征:小型鹿类,体长91-103cm,尾长6-7cm,体重14-17kg。雌雄两性均完全无角,雄性生有外露的犬齿。体毛多棕黄色、灰黄色,浓密粗长。 分布与习…

    2024年10月5日
    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