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忆江南·多少恨》。该词是李煜亡国后被俘至汴京(今开封)期间所作,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当下凄凉,表达亡国之痛。

原词全文: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 花月正春风。

二、诗句解析

1. 意象分析
“车如流水”:形容车辆络绎不绝,如水流般连绵不断。
“马如龙”:描绘骏马矫健,队列如游龙般气势恢宏。
*二者结合,生动再现了南唐宫廷宴游的盛况。*

2. 情感对比
此句以梦境中的繁华(“旧时游上苑”)反衬现实中的亡国孤寂,凸显李煜的“故国之思”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文学引用

– 作家琼瑶在小说《还珠格格》中化用此句,描述街头热闹场景:“街上车如流水马如龙,小燕子看得眼花缭乱。”
*通过诗句的移植,强化了市井繁华的视觉效果。*

案例2:商业宣传

– 某汽车品牌广告文案:
“纵横都市,车如流水马如龙——全新XX系列,定义现代出行美学。”
*借诗句的动态意象,突出产品与都市节奏的契合。*

四、延伸知识

1. 误用提醒
该句常被误认为描写普通街景,实则特指宫廷贵族活动,需注意语境差异。
2. 类似诗句
– 《古诗十九首》中“车马一何繁”
– 杜甫《丽人行》中“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五、总结

“车如流水马如龙”以凝练的比喻成为古典诗词中描绘繁华场景的经典范例。其价值不仅在于语言艺术,更在于通过梦境与现实的撕裂感,深化了亡国主题,体现了李煜词“深哀浅貌”的特质。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杜甫闲适诗中的生活美学有哪些?品味诗圣的烟火人间

    杜甫闲适诗中的生活美学有哪些?品味诗圣的烟火人间 杜甫作为“诗圣”,其作品常以沉郁顿挫的忧国忧民风格著称,但在他漂泊生涯的间隙,也创作了大量展现闲适生活美学的诗篇。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杜甫对平凡生活的细腻观察,更体现了其超脱苦难的精神境界和对日常之美的深刻领悟。 一、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生 杜甫的闲适诗中,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往往融为一体,展现出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

    2025年4月23日
    940
  • 苏轼诗有哪些身份?诗人、美食家、生活家

    苏轼的多重身份:诗人、美食家、生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坛的巨擘。他不仅以诗词闻名,更以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生活情趣被后世推崇。以下从三个维度解析苏轼的多重身份,并结合实际案例展开。 一、诗人:豪放与婉约的集大成者 苏轼是宋代豪放派词的代表人物,但其诗作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 豪放风格:如《念奴娇·赤…

    2025年4月25日
    800
  • 居高声自远出自哪首诗?

    居高声自远:出处、内涵与实际应用 一、诗句出处与原文 “居高声自远”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全诗如下: >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是唐代咏蝉”三绝”之一(另两首为骆宾王《在狱咏蝉》和李商隐《蝉》),通过蝉的意象表达高洁品格与内在力量。 二…

    2025年6月24日
    430
  • 草意象诗有哪些?从白居易到余秀华的书写传承

    草意象诗的历史流变:从白居易到余秀华的书写传承 一、草意象的文学传统与象征内涵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草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自然意象之一,兼具生命韧性与卑微脆弱的双重象征。从《诗经》”野有蔓草”的起兴,到《楚辞》”香草美人”的比德传统,草逐渐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唐代白居易将其发展为平民视角的书写工具,现代余秀华…

    2025年5月17日
    750
  • 关于回忆的诗有哪些主题?从个人怀旧到集体记忆的诗意书写

    关于回忆的诗有哪些主题?从个人怀旧到集体记忆的诗意书写 回忆作为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贯穿古今中外文学史。诗人通过回忆构建情感空间,连接过去与当下,个人怀旧与集体记忆是其两大核心维度。以下从不同主题切入,结合经典案例展开分析。 一、个人怀旧:个体生命经验的诗意重构 1. 童年追忆与纯真失落 诗人常以童年为精神原乡,通过细节再现纯真年代。– 案例:余…

    2025年5月8日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