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忆江南·多少恨》。该词是李煜亡国后被俘至汴京(今开封)期间所作,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当下凄凉,表达亡国之痛。
原词全文: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 花月正春风。
二、诗句解析
1. 意象分析:
– “车如流水”:形容车辆络绎不绝,如水流般连绵不断。
– “马如龙”:描绘骏马矫健,队列如游龙般气势恢宏。
*二者结合,生动再现了南唐宫廷宴游的盛况。*
2. 情感对比:
此句以梦境中的繁华(“旧时游上苑”)反衬现实中的亡国孤寂,凸显李煜的“故国之思”。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文学引用
– 作家琼瑶在小说《还珠格格》中化用此句,描述街头热闹场景:“街上车如流水马如龙,小燕子看得眼花缭乱。”
*通过诗句的移植,强化了市井繁华的视觉效果。*
案例2:商业宣传
– 某汽车品牌广告文案:
“纵横都市,车如流水马如龙——全新XX系列,定义现代出行美学。”
*借诗句的动态意象,突出产品与都市节奏的契合。*
四、延伸知识
1. 误用提醒:
该句常被误认为描写普通街景,实则特指宫廷贵族活动,需注意语境差异。
2. 类似诗句:
– 《古诗十九首》中“车马一何繁”
– 杜甫《丽人行》中“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五、总结
“车如流水马如龙”以凝练的比喻成为古典诗词中描绘繁华场景的经典范例。其价值不仅在于语言艺术,更在于通过梦境与现实的撕裂感,深化了亡国主题,体现了李煜词“深哀浅貌”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