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天高猿啸哀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风急天高猿啸哀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

“风急天高猿啸哀”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该诗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七律之冠”。

2. 全诗内容与解析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四句写景:通过“风急”“猿啸”“落木”“长江”等意象,描绘出夔州(今重庆奉节)秋日的壮阔与苍凉。
后四句抒情:抒发诗人漂泊孤独、年老多病的悲慨,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重点内容: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名句,既展现自然之宏阔,又暗喻时光流逝、人生无常。

3. 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案例1: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范本

高中语文教材中,《登高》常作为七律格律与意境分析的典型案例。教师会引导学生:
– 分析对仗(如“风急”对“渚清”,“天高”对“沙白”);
–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案例2:文化节目的引用

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曾以交响乐配乐朗诵《登高》,突出诗中“悲壮而不衰颓”的情感,引发观众对杜甫晚年境遇的共情。

4. 诗歌的文学地位

明代胡应麟评价:“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
现代学者认为,杜甫通过个人遭遇折射出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衰落,具有深刻的历史厚重感。

重点内容:学习《登高》不仅需理解文字,更需结合杜甫的生平(如“安史之乱”“漂泊西南”)才能深入把握其内涵。

5. 延伸思考

– 对比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与杜甫的“猿啸哀”,体会不同诗人笔下的猿意象差异。
– 尝试用《登高》的格律(平仄、对仗)创作一首七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形式美。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风急天高猿啸哀”不仅是写景名句,更是杜甫诗歌中情感与艺术高度统一的典范。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易水送别,哪些诗人曾留下诗句?

    关于“易水送别”这一主题,最著名的诗句当属骆宾王所作的《于易水送人》或《易水送别》中的:“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首诗借用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前在易水边与燕太子丹告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除了骆宾王,虽然直接以“易水送别”为题留下诗句的诗人可能不多,但不少诗人都在作品中提及或引用了易水送别的故事,以…

    2024年10月26日
    2760
  • 历史题材诗有哪些?穿越千年的沧桑咏叹

    穿越千年的沧桑咏叹:历史题材诗的类型与经典案例 历史题材诗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类别,通过吟咏历史人物、事件或遗迹,抒发诗人对兴衰荣辱的感慨。这类诗歌往往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载体。以下从类型划分和经典案例展开分析。 一、历史题材诗的主要类型 1. 咏史诗 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对象,直接评述其成败得失,体现诗人的历史观。– 标红案例:杜…

    2025年4月22日
    940
  • 春夏秋冬为钱愁是哪首诗?

    春夏秋冬为钱愁:探寻古诗中的经济困境 一、核心问题解析 “春夏秋冬为钱愁”并非直接出自某首经典古诗,而是现代人对古代文人经济困境的概括性表达。这类主题在唐诗宋词中常见,诗人常通过四季变迁隐喻生活压力,例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反映冬季贫寒;– 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

    2025年6月27日
    400
  • 平林有哪些诗?原野风光中的诗意栖居

    平林有哪些诗?原野风光中的诗意栖居 一、平林诗的概念与美学特征 平林诗指以平原、林地等开阔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其核心美学特征为:1. 空间辽阔感:通过横向延展的意象(如远山、地平线)营造苍茫意境。2. 色彩层次性:如王维《辋川闲居》中”平林漠漠烟如织“的灰绿渐变。3. 动静对比:常以飞鸟、牧童等动态元素打破静谧画面。 二、经典平…

    2025年4月19日
    990
  • 韩愈有哪些风骨诗?品读唐宋八大家的铮铮傲骨

    韩愈有哪些风骨诗?品读唐宋八大家的铮铮傲骨 一、韩愈的诗歌风骨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歌以雄奇险怪、刚健豪迈著称,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和社会责任。他的风骨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批判现实:直指社会弊端,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展现不畏权贵的勇气。2. 抒发壮志:如《调张籍》中“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

    2025年4月25日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