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哪首诗?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及作者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首诗是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村庄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诗歌全文: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重点内容标红
“绿树村边合”:村庄被绿树环绕,体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青山郭外斜”: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与村庄形成远近层次感。
– 这两句通过对仗工整的写法,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2. 艺术手法
白描手法:语言质朴,不加雕饰,却意境深远。
动静结合:“合”字静态,“斜”字动态,增强画面感。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旅游宣传
–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的“杨家堂村”,因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和青山环绕的景观,被网友称为“现实版《过故人庄》”。当地文旅部门以孟浩然的诗句为宣传语,吸引游客体验田园生活。

2. 文学创作借鉴
– 作家汪曾祺在《受戒》中描写乡村风光时,借鉴了类似的田园意象,如“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与孟诗的自然审美一脉相承。

四、诗歌的文学史地位

《过故人庄》是盛唐田园诗的典范,体现了孟浩然“清淡自然”的诗风,对后世王维、范成大等诗人影响深远。其诗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中国传统乡村美学的符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仅能明确诗句的出处,还能理解其艺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如需进一步探讨孟浩然的诗歌风格,可延伸阅读《春晓》《宿建德江》等作品。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2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2

相关推荐

  • 国庆诗会:哪些经典诗篇曾被选入国庆主题朗诵名录?

    国庆诗会:哪些经典诗篇曾被选入国庆主题朗诵名录? 一、国庆诗会的文化意义 国庆诗会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文化活动,通过朗诵经典诗篇,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时代风貌。诗歌朗诵不仅传递家国情怀,更能激发民众的民族自豪感。 二、经典诗篇选录标准 入选国庆主题朗诵名录的诗篇通常具备以下特点:1. 主题鲜明:歌颂祖国、民族复兴或时代精神。2. 艺术性强:语言凝练…

    2025年6月7日
    1070
  • 杜甫爱国诗中的忧思意识:诗史如何映照现实?

    杜甫爱国诗中的忧思意识:诗史如何映照现实? 一、忧思意识的历史语境与思想根源 杜甫(712-770)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安史之乱(755-763)的爆发使其诗歌创作深刻烙印了时代创伤。其忧思意识源于三重维度:1. 儒家济世精神: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理想;2. 战乱亲历者视角:如《悲陈陶》“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的惨烈纪实;3. …

    2025年4月16日
    1180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如何做到情景交融?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如何实现情景交融的专业分析文章。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论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巅峰之境 宋代词人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一词,以其幽深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成为婉约词中的不朽名篇。尤其是结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更是被历代评家誉为情景交融的典范。它并非简单的情与景的叠加,而…

    2025年10月21日
    340
  • 宋代“画院”制度与题画词的创作有何关联?

    宋代“画院”制度与题画词的创作关联研究 一、宋代画院制度的建立与特点 宋代画院(翰林图画院)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制度化、规模化的宫廷绘画机构,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鼎盛。该制度通过设立专业考核、分级授职等机制,将绘画创作纳入官方体系。画院不仅承担着为宫廷服务的职能,更形成了“院体画”这一具有诗画结合特质的艺术流派。画院画家需通过“诗题取士”的考核,如“踏花归去马蹄香…

    2025年11月2日
    230
  • 李白经典诗词有哪些?盛唐气象的诗歌艺术巅峰

    李白经典诗词有哪些?盛唐气象的诗歌艺术巅峰 一、李白诗歌的盛唐气象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飘逸、想象瑰丽著称,充分展现了盛唐的自信、开放与蓬勃生机,被誉为“诗仙”。 盛唐气象在李白诗中的体现:1. 恢弘的格局:如《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气概。2. 自然的崇拜:…

    2025年5月16日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