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及作者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首诗是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村庄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诗歌全文: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重点内容标红
“绿树村边合”:村庄被绿树环绕,体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青山郭外斜”: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与村庄形成远近层次感。
– 这两句通过对仗工整的写法,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2. 艺术手法
白描手法:语言质朴,不加雕饰,却意境深远。
动静结合:“合”字静态,“斜”字动态,增强画面感。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旅游宣传
–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的“杨家堂村”,因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和青山环绕的景观,被网友称为“现实版《过故人庄》”。当地文旅部门以孟浩然的诗句为宣传语,吸引游客体验田园生活。

2. 文学创作借鉴
– 作家汪曾祺在《受戒》中描写乡村风光时,借鉴了类似的田园意象,如“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与孟诗的自然审美一脉相承。

四、诗歌的文学史地位

《过故人庄》是盛唐田园诗的典范,体现了孟浩然“清淡自然”的诗风,对后世王维、范成大等诗人影响深远。其诗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中国传统乡村美学的符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仅能明确诗句的出处,还能理解其艺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如需进一步探讨孟浩然的诗歌风格,可延伸阅读《春晓》《宿建德江》等作品。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冷暖两相知出自哪首诗?

    冷暖两相知:诗句溯源与文学解析 诗句来源考据 “冷暖两相知”并非出自古典诗词,而是现代流行歌曲《凉凉》中的歌词。该歌曲由谭旋作曲、刘畅作词,是2017年热播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片尾曲。 常见误解辨析 许多网友误以为该句出自古典诗词,主要原因包括:1. 语言风格古典化:歌词模仿了唐宋词的语言风格2. 意境传统:表达的情感符合古典…

    2025年6月28日
    510
  • 有哪些诗描写荷花很美?夏日赏荷必备诗词清单

    夏日赏荷必备诗词清单:那些将荷花之美写到极致的经典 荷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钟爱的意象,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与“映日别样红”的绚烂,在诗词中留下了无数经典。以下精选历代咏荷佳作,助您领略荷花的诗意之美。 — 一、唐诗中的荷花:清雅与禅意 1. 王昌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

    2025年5月8日
    910
  • 散文中的诗有哪些独特特点?探讨诗性语言在散文中的融合

    散文中的诗有哪些独特特点?探讨诗性语言在散文中的融合 一、散文中的诗性特点 散文中的诗性语言并非简单的修辞堆砌,而是通过意象的凝练、节奏的流动和情感的升华实现文学性的突破。其独特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意象的跳跃性与凝练性 诗性散文常通过意象的并置与跳跃,打破线性叙事逻辑。例如,鲁迅《野草》中的《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

    2025年7月13日
    830
  • 描写常太镇的诗有哪些?地方诗歌与乡土文化书写

    描写常太镇的诗有哪些?地方诗歌与乡土文化书写 一、常太镇的地理与文化背景 常太镇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地处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周边,以山水风光和枇杷产业闻名。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农耕文化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二、描写常太镇的经典诗歌案例 1. 《常太行》(作者:佚名) > “九龙谷下水潺潺,常太山中枇杷甜。> 农人笑指云深处,一…

    2025年5月31日
    440
  • 郑珍亲情诗,有哪些温馨之作?

    郑珍,字子尹,号柴翁,贵州遵义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被誉为西南“大儒”。他一生写下了九百多首诗歌,其中亲情诗约占四分之一,贯穿其诗歌创作的始终。这些抒写兄友弟恭、夫妻和睦、父慈子孝等人伦情感的诗歌,彰显了诗人至孝的品性与责任感,是为儒家“仁爱”典范。以下是一些郑珍温馨动人的亲情诗: 《题黔西孝廉史适洲大弟<秋灯画荻图>》 “平生我亦玩钝儿,…

    2024年10月4日
    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