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篇盖全唐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孤篇盖全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千古绝唱

一、“孤篇盖全唐”的由来

“孤篇盖全唐”是清末学者王闿运对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至高评价,后经闻一多先生进一步阐释,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一赞誉源于该诗独特的艺术成就——以单篇作品超越唐代众多名家名作,成为盛唐气象的完美缩影。

二、《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突破

1. 宇宙意识与生命哲思的融合

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将个体生命置于浩瀚时空背景下,突破了传统闺怨诗的格局。这种对永恒与瞬间的思考,比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早了一个世纪。

2. 形式美的巅峰

结构创新:全诗36句,每四句一换韵,共九组,暗合“九重天”的宇宙观
意象系统:春、江、花、月、夜五大核心意象交织,形成多维审美空间
音律成就:平仄交替如江波起伏,被后世词牌《沁园春》借鉴

三、经典案例:苏轼的化用与再创造

北宋苏轼《前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明显脱胎于张若虚的时空观。明代胡应麟《诗薮》记载,苏轼曾手抄《春江花月夜》全文,其“明月几时有”的追问方式与张诗一脉相承。

四、现代学术界的再发现

20世纪80年代,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通过比较研究发现:
1. 该诗在日本的传播度远超李白《静夜思》
2. 诗中“空里流霜不觉飞”的禅意,影响了日本俳句的审美取向
3. 法国汉学家程抱一将其译为法语时,特别保留了“月”字的27次重复

五、为何能“盖全唐”?

1. 技术层面:七言歌行体的集大成者
2. 思想层面:突破宫体诗局限,开盛唐先声
3. 接受史:从唐代不被选本收录到明清被推为经典,证明其超前性

> 当代启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指出,该诗“用最中国的形式表达最人类的困惑”,这正是其能跨越1300年仍被不断解读的根本原因。2023年故宫“照见天地心”特展,将《春江花月夜》与北宋山水并置展示,再次验证其永恒价值。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描述夏天雨水的诗句,哪些最能体现雨季的韵味?

    描述夏天雨水的诗句中,以下几句最能体现雨季的韵味: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分析:这句诗描绘了夏天暴雨来临时的壮观景象,乌云如墨汁般翻滚,大雨如珍珠般跳跃着落入船中,生动地展现了雨季的迅猛与激烈。 赵师秀《约客》 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分析:这句诗描绘了黄梅时节雨水的连绵不绝,家家户户…

    2024年12月24日
    1960
  • 老人今年八十几是哪首诗?

    老人今年八十几是哪首诗? 背景介绍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描写老年人生活状态和情感的作品。其中,杜甫的《曲江二首·其二》就包含了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而”老人今年八十几”这一表述并非直接出自某首著名古诗,但与之相关的诗句和意境可以在多首诗词中找到影子。 可能相关的诗句 1. 杜甫《曲江二首·…

    2025年6月24日
    440
  •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哪首诗?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出处与赏析 诗句出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这首诗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组诗中的第二首,创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是诗人怀古咏史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内容 《乌衣巷》全诗如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句解析 1. 历史…

    2025年6月24日
    430
  • 夏天的诗有哪些职业元素?夏日诗词中的行业风情

    夏天的诗有哪些职业元素?夏日诗词中的行业风情 一、夏日诗词中的职业元素概述 夏天的诗词不仅描绘自然风光,还常融入职业元素,反映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这些职业包括农夫、渔夫、织女、商人等,展现了夏日特有的行业风情。 二、具体职业元素及诗词案例 1. 农夫:烈日下的辛勤劳作 重点内容:夏季是农忙时节,诗词中常出现农夫耕作的场景。– 案例: &#8211…

    2025年4月11日
    740
  • 杨万里的诗有哪些好看的?诚斋先生经典作品赏析

    杨万里的诗有哪些好看的?诚斋先生经典作品赏析 一、杨万里的诗歌风格与地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他的诗歌以自然清新、活泼风趣著称,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诚斋体”。其作品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却蕴含深刻哲理,被誉为“活法诗”的代表。 — 二、杨万里的经典诗…

    2025年4月11日
    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