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哪首诗?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出处与文学赏析

一、诗句出处与作者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出自南宋词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全词如下:

>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重点内容
– 蒋捷是“宋末四大家”之一,词风以哀婉感伤著称。
– 此词通过“樱桃红”“芭蕉绿”的意象,表现时光流逝、羁旅漂泊的愁绪。

二、诗句的文学特色

1. 色彩对比与时光隐喻
– “红”与“绿”形成鲜明视觉对比,暗示季节更替(春末夏初)。
“流光抛人” 是核心主题,以植物颜色变化具象化时间无情。

2. 化用自然意象的经典案例
– 类似手法见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但蒋捷更侧重时间压迫感

三、实际案例:现代应用与误用

1. 正确引用案例
– 作家余光中在散文《催魂铃》中化用此句,形容都市生活的急促感
– 2023年央视纪录片《诗词中国》以此句解读南宋文人的时空观

2. 常见误用
– 误记为李清照或李煜作品(因风格相近)。
– 商业广告中滥用为“田园风情”标语,偏离原词哀愁基调(如某樱桃饮料广告)。

四、学术研究建议

– 对比研究:蒋捷与吴文英的“时间意象”差异(如吴词《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 延伸阅读:复旦大学《宋词中的色彩与情感投射》(2021年)专题论文。

总结:此句是南宋婉约词的典范,需结合时代背景(宋亡后漂泊)与个人境遇(蒋捷隐居不仕)深入理解。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5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5

相关推荐

  • 泪两行这是哪首诗?

    泪两行:探寻诗句的出处与情感表达 一、“泪两行”的诗句出处 “泪两行”并非出自某首特定的古诗,而是现代人对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艺术化提炼。这个短语最接近的出处可能是: 1.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林黛玉《题帕三绝》中的名句: >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

    2025年6月26日
    720
  • 家书抵万金是哪首诗?

    家书抵万金:出处与文学价值分析 #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全诗如下: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安史之乱期间,当时杜甫被叛军俘获,困居长安,目睹山河…

    2025年6月28日
    680
  • 有绝句的诗还有哪些?五言七言中的精炼之美

    有绝句的诗还有哪些?五言七言中的精炼之美 一、绝句的定义与特点 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以四句成篇为核心特征,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特点是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常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丰富的情感或画面。 重点内容:– 五言绝句:每句5字,共20字,代表作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七言绝句:每句7字,共28字,代表作如杜牧《清明》。 …

    2025年4月27日
    1270
  • 被称作“恐怖故事”的诗有哪些?揭秘古诗中的惊悚美学

    被称作“恐怖故事”的诗有哪些?揭秘古诗中的惊悚美学 一、古诗中的“恐怖”元素溯源 中国古代诗歌虽以抒情言志为主流,但部分作品通过意象营造、氛围渲染和主题选择,呈现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惊悚美学”。这类诗歌常借助死亡意象(如鬼魂、枯骨)、荒凉场景(如战场、乱坟)或超自然现象(如托梦、索命),传递出强烈的恐怖感。 重点内容:恐怖诗并非单纯追求感官刺激,而是通过恐惧表…

    2025年4月27日
    1520
  • 什么又逢君的诗句,有哪些经典的表达?

    “又逢君”的诗句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来表达重逢的喜悦、感慨与深情。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又逢君”诗句表达: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处:唐代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南美景中重逢故友李龟年的情景。落花时节不仅指自然界的暮春时节,更寓意着时局的动荡和人生的飘零。而“又逢君”则表达了诗人与李龟年重逢的意外与感慨,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

    2024年12月21日
    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