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远影碧空尽是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哪一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如下: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重点解析

1.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惜别。
2. 意象特点:以“孤帆”“碧空”“长江”等意象勾勒出壮阔而寂寥的离别画面,“尽”字强化了目送之久与不舍之情。

二、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文学研究中的引用

– 学者王兆鹏在《唐诗排行榜》中将此诗列为“送别诗典范”,重点分析了“孤帆远影”的动态画面如何体现李白“以景结情”的创作手法。
案例:2021年北京大学《唐诗鉴赏》课程中,此句被用作“唐代山水送别诗”的典型案例,学生通过绘制诗意地图还原李白目送视角。

2. 文化传播中的活用

影视作品: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集以该诗句为线索,拍摄长江航道变迁,对比古今“孤帆”与现代轮船的视觉差异。
广告文案:某旅行社“江南诗意之旅”广告化用此句,标红宣传语“孤帆远影虽尽,江南春色常新”,引发文化共鸣。

三、诗句的误读与辨正

常见错误:部分读者误记此诗为《登黄鹤楼》(实际为崔颢所作)。
辨正方法:通过关键词锁定(如“烟花三月”“唯见长江”),结合李白诗风(飘逸豪放)可准确判断出处。

四、延伸学习建议

1. 对比阅读: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比较,分析唐代送别诗的异同。
2. 创作实践:尝试以“孤帆”“碧空”为意象,仿写现代送别短诗。

结语:李白的这句诗不仅成为送别题材的经典,更通过跨越千年的文化再创作,持续焕发艺术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李白对仗诗有哪些?青莲居士的律诗艺术成就

    李白对仗诗的艺术特征及律诗成就研究 一、李白对仗诗的典型范例 作为盛唐诗歌的巅峰代表,李白虽以”诗仙”的浪漫气质著称,但其律诗创作中同样展现出精湛的对仗艺术。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对仗诗案例: 1. 《渡荆门送别》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月”对”云”,&…

    2025年5月4日
    830
  • 描写丁香的诗有哪些?古典诗词中丁香意象的文化密码

    古典诗词中的丁香意象与文化密码 一、描写丁香的经典诗作 丁香因其独特的形态与香气,成为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以下为代表性作品: 1. 李商隐《代赠》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以丁香结(未开的花蕾)象征愁绪郁结,与芭蕉的卷曲叶片形成双重意象,传递缠绵悱恻的离情。 2. 杜甫《江头四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通过丁香纤弱的形态,暗喻…

    2025年5月4日
    970
  • 繁星有哪些优美的诗?仰望星空与诗意遐想

    繁星有哪些优美的诗?仰望星空与诗意遐想 一、繁星在诗歌中的文化象征 繁星自古是诗人笔下的重要意象,象征永恒、希望与孤独。–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以星喻人,表达相思之苦。– 但丁《神曲》: 将繁星比作“上帝撒落的钻石”,体现宗教与宇宙的崇高感。 二、中外经典繁星诗作赏析 1. 中国古典诗歌 &#821…

    2025年5月30日
    520
  • 街景抒情的诗有哪些?城市诗歌中的空间叙事实验

    街景抒情的诗有哪些?城市诗歌中的空间叙事实验 一、街景抒情诗的定义与特点 街景抒情诗是以城市街道、建筑、人群等为书写对象,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情感投射,展现城市空间的美学与人文内涵的诗歌类型。其核心特点包括:– 空间叙事性:通过街道、广场等具体场景构建诗歌的叙事框架。– 情感投射:将个人情感与城市景观交融,形成独特的抒情张力。&#8211…

    2025年5月8日
    670
  • 唐代近体诗绝句有哪些?律诗与绝句的格律奥秘

    唐代近体诗绝句有哪些?律诗与绝句的格律奥秘 一、唐代近体诗绝句的代表作品 唐代近体诗中的绝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以短小精悍、意境深远著称。以下是经典案例: 1. 五言绝句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特点:四句二十字,押平声韵(流、楼),对仗工整。 – 李白《静夜…

    2025年5月23日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