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远影碧空尽是哪一首诗?

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哪一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如下: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重点解析

1.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惜别。
2. 意象特点:以“孤帆”“碧空”“长江”等意象勾勒出壮阔而寂寥的离别画面,“尽”字强化了目送之久与不舍之情。

二、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文学研究中的引用

– 学者王兆鹏在《唐诗排行榜》中将此诗列为“送别诗典范”,重点分析了“孤帆远影”的动态画面如何体现李白“以景结情”的创作手法。
案例:2021年北京大学《唐诗鉴赏》课程中,此句被用作“唐代山水送别诗”的典型案例,学生通过绘制诗意地图还原李白目送视角。

2. 文化传播中的活用

影视作品: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集以该诗句为线索,拍摄长江航道变迁,对比古今“孤帆”与现代轮船的视觉差异。
广告文案:某旅行社“江南诗意之旅”广告化用此句,标红宣传语“孤帆远影虽尽,江南春色常新”,引发文化共鸣。

三、诗句的误读与辨正

常见错误:部分读者误记此诗为《登黄鹤楼》(实际为崔颢所作)。
辨正方法:通过关键词锁定(如“烟花三月”“唯见长江”),结合李白诗风(飘逸豪放)可准确判断出处。

四、延伸学习建议

1. 对比阅读: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比较,分析唐代送别诗的异同。
2. 创作实践:尝试以“孤帆”“碧空”为意象,仿写现代送别短诗。

结语:李白的这句诗不仅成为送别题材的经典,更通过跨越千年的文化再创作,持续焕发艺术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4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5

相关推荐

  • 英文诗押韵要求有哪些?从莎士比亚到现代诗的韵律规则

    英文诗押韵要求:从莎士比亚到现代诗的韵律规则 # 一、传统英文诗的押韵规则 英文诗的押韵(Rhyme) 是指诗句末尾或特定位置的音节在发音上重复,形成音乐性。传统英诗(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押韵规则严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 1. 尾韵(End Rhyme) 尾韵是最常见的押韵形式,指诗句末尾单词的元音和辅音发音相同。例如:> *Shall I…

    2025年5月8日
    1000
  • 苏州有哪些诗庙?在江南烟雨中寻访诗意古刹

    苏州有哪些诗庙?在江南烟雨中寻访诗意古刹 一、苏州:诗与庙交融的千年古城 苏州,这座被“人间天堂”美誉的江南水乡,不仅是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栖居地。历史上,寺庙因环境清幽、文化深厚,常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形成独特的“诗庙文化”。 — 二、苏州著名诗庙寻踪 1. 寒山寺:张继笔下的千年钟声 – 重点内容:唐代诗人张…

    2025年4月25日
    1130
  • 明月清辉夜是哪首诗?

    明月清辉夜的诗句溯源 一、核心问题解析 “明月清辉夜”并非独立存在的完整诗句,而是现代人对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组合提炼。该短语融合了两个经典元素:– “明月”(高频诗词意象)– “清辉”(特指月光皎洁的状态) 二、相近诗句对照 1. 杜甫《月夜》 “香…

    2025年6月28日
    630
  •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意: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意: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 一、王维诗歌与禅宗的渊源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画家,因其诗作中浓郁的禅意而被誉为“诗佛”。他深受佛教禅宗思想影响,尤其与南宗禅关系密切。禅宗的“空寂”“无我”理念在其山水田园诗中得到了深刻体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重点内容:王维的诗歌创作与其佛教信仰密不可分,他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与…

    2025年4月16日
    1450
  • 刘泳的诗有哪些?当代诗坛的清新之风

    刘泳的诗有哪些?当代诗坛的清新之风 一、刘泳诗歌创作概述 刘泳作为当代诗坛的新锐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诗歌常聚焦于日常生活的瞬间感悟,融合古典意象与现代哲思,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重点内容:刘泳的诗集《月光下的低语》《草木之心》是其代表作,其中多篇作品被收录于《中国当代诗歌精选》等权威选本。 — 二、刘泳…

    2025年5月30日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