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伤离别是哪首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出处与文学赏析

# 诗句出处考证

“多情自古伤离别”出自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是柳永婉约词风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离别词之一。

完整词句为: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全词内容与结构分析

《雨霖铃》全词如下: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上阕写实景,下阕抒离情
2. 时空转换:从离别瞬间→旅途想象→未来展望
3. 意象运用:寒蝉、长亭、烟波等典型离别意象

# 文学史地位与影响

历史评价

–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
– 近代词学大师唐圭璋评价:”此词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

现代应用案例

案例1:影视剧引用
– 2020年热播剧《清平乐》中多次出现此词,准确还原了宋代词乐文化
– 剧中晏殊(喻恩泰饰)与柳永隔空对吟此词,展现文人相惜

案例2:跨文化传播
– 哈佛大学中国文学课程将此词作为”东方抒情传统”典型案例
– 英文译本入选《诺顿中国文学选集》,译者Stephen Owen将”多情自古伤离别”译为:
>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sentimental have grieved at parting”

# 比较文学视角

与其他著名离别诗对比:

| 作品 | 作者 | 核心情感 | 艺术手法 |
|——|——|———-|———-|
| 《雨霖铃》 | 柳永 | 缠绵悱恻 | 铺叙展衍 |
|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 豪迈洒脱 | 意象浓缩 |
| 《蝶恋花》 | 欧阳修 | 理性克制 | 比兴寄托 |

# 当代价值启示

1. 情感教育价值:展现中国人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2. 美学传承意义:宋代雅俗文学交融的典范
3. 创作启示:证明真情实感才是文学永恒的生命力

重点提示:研究此词需注意其独特的”屯田家法”——即柳永开创的以赋法为词、层层铺叙的手法,这对后世周邦彦等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4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4

相关推荐

  • 诗歌有哪些风格的诗句

    诗歌风格多种多样,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以下是一些不同风格的诗句示例: 1. 豪迈雄奇 诗句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这句诗展现了诗人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语言气势磅礴,意境雄浑。 2. 悲壮慷慨 诗句示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这句诗描绘了国家破败、山河依旧的景象,透露出诗人深沉的忧国…

    2024年9月22日
    2710
  • 今宵别梦寒出自哪首诗?

    今宵别梦寒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今宵别梦寒” 出自唐代诗人 李商隐 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全诗如下: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其中,”今宵别梦寒”并非原句,…

    2025年7月1日
    750
  • 赞美河伯的诗词有哪些?解析水神崇拜与文学创作的交融

    赞美河伯的诗词有哪些?解析水神崇拜与文学创作的交融 一、河伯崇拜的文化背景 河伯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其形象最早见于《山海经》《楚辞》等典籍。在先秦时期,河伯被视为自然力量的化身,既是生命之源的象征,也是洪涝灾害的掌控者。古人通过祭祀与文学创作表达对河伯的敬畏与赞美,形成了独特的水神崇拜文化。 重点内容:河伯崇拜的核心是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拟人化想象,反映…

    2025年4月23日
    1330
  •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改成双重否定?

    白鹭:绝非不是一首精巧的诗 双重否定句的修辞效果 将原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改为双重否定句“白鹭绝非不是一首精巧的诗”,通过否定词的叠加,强化了肯定的语义,同时赋予表达更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这种句式在文学创作中常用于突出主题的不可置疑性。 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1:郭沫若《白鹭》原文 >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改为双重否定:> “白鹭不能不说是…

    2025年6月26日
    850
  • 江流天地外是王维的哪首诗?

    江流天地外是王维的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江流天地外”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汉江临眺》(又名《汉江临泛》)。此诗是王维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任职期间,泛舟汉江时所作,展现了其“诗中有画”的独特艺术风格。 重点内容标红 – 创作时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前后,王维任殿中侍御史时。–…

    2025年7月1日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