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哪首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不知细叶谁裁出”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全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诗歌解析

1. 创作背景

贺知章(659-744年)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这首七言绝句通过拟人化手法,将春风比作”剪刀”,生动描绘了早春柳树的婀娜姿态。

2. 艺术特色

比喻精妙:用”碧玉”喻柳树,”剪刀”喻春风
观察入微:抓住柳叶细长的特征(“细叶”
动态美感:”裁出”二字赋予春风生命感

三、实际案例

案例1:语文教学应用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咏柳》被选入古诗单元。教师常通过:
1. 展示柳树新芽特写照片,对应”细叶”描写
2. 让学生用彩纸剪裁柳叶形状,体会”裁出”的意境

案例2:文化衍生创作

2023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将本诗改编为歌曲,特别强化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旋律片段,获得全网超500万次播放。

四、延伸知识

| 相关诗句 | 作者 | 相似手法 |
|———|——|———|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色彩动态化|
|”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比喻通感|

重点提示:该诗是咏物诗的典范之作,后两句尤为著名,常被用来形容艺术创作的自然天成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4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4

相关推荐

  • 陶渊明隐居的诗句,如何体现其淡泊名利的心境?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隐居诗句深刻地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心境。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诗句及其分析,展示了陶渊明如何通过诗歌表达他的这种心境: 直接表达淡泊名利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出处:《归园田居·其一》 分析:陶渊明在诗中直接表达了自己从小就不适应世俗的情趣,本性热爱自然山水。他将自己误入官场比作落入尘网,一去就是三…

    2024年12月21日
    3040
  • 红豆生南国哪首诗?

    红豆生南国:王维《相思》的诗意与经典赏析 一、诗歌原文与背景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又名《江上赠李龟年》。红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思象征,被王维赋予深情,成为千古名句。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意象选择: – 红豆:又名“相思子”,产于南方,色泽鲜红如血,古人常以此寄托…

    2025年6月28日
    720
  • 径山有哪些峰?一起来探寻径山的美丽风光

    径山位于杭州城西北50公里处,是一座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旅游胜地。径山因有两条小径盘旋直上天目山而得名,其山峰挺秀,风景秀丽,是探寻自然美景的理想之地。径山的主要山峰包括: 凌霄峰 特点:径山的主峰,海拔769.2米,是径山的最高点。径山寺便建于此峰之上,使得整个寺院都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景观:从凌霄峰俯瞰,可以看到周围重峦叠嶂,云雾缭绕,美不胜收。此外…

    2024年10月26日
    2400
  • 旅游主题诗全收录:古人笔下的山河游历

    旅游主题诗全收录:古人笔下的山河游历 一、古代旅游诗的文化价值 旅游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分支,不仅记录了古人的行旅足迹,更承载了文人的情感寄托与哲学思考。通过山水描写、地域风物和游历感悟,这些诗作成为研究古代社会、地理和审美的重要文献。 重点内容: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以简练笔触勾勒出终南山的清幽,体现了“诗中有画”的审美境…

    2025年4月20日
    1120
  • 空山新雨后是哪一首诗?

    空山新雨后是哪一首诗? 诗歌背景与作者 “空山新雨后”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以清新淡雅、意境深远著称,被誉为“诗佛”。这首诗创作于王维隐居辋川期间,充分体现了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 原诗全文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2025年6月28日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