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东流至此回是哪一首诗?

碧水东流至此回是哪一首诗?

一、诗歌出处及背景

“碧水东流至此回”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天门山》。全诗如下: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次出蜀漫游时途经安徽当涂的天门山,被壮丽的自然景观所震撼,遂写下此作。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内容

1. “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境
“碧水”指长江江水,因天门山夹江对峙,水流湍急,形成回旋之势。
“至此回”生动描绘了江水因山势阻挡而激荡回转的景象,体现自然之力与地理奇观。
标红重点:此句通过动态描写,展现了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磅礴气势。

2. 全诗的艺术特色
– 李白以夸张手法(“天门中断”)和动静结合(“孤帆一片”)营造出壮阔的视觉画面。
案例:后世画家常以此诗为题材创作山水画,如清代石涛的《天门山图》即借鉴了诗中“两岸青山”的构图。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地理教学中的引用
– 安徽当涂天门山景区将李白诗句刻于景观石碑上,作为文化旅游宣传的亮点。
案例:2023年长江水文考察报告中,学者引用此句描述天门山段江水的水文特征。

2. 文学影响
– 当代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评价此诗为“用最简练的文字捕捉自然魂魄”的典范。

四、总结

“碧水东流至此回”不仅是李白诗歌中山水描写的经典,更成为长江流域地理与文化的象征符号。其艺术价值与科学意义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播。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4

相关推荐

  • “年少家藏累代金,何须忧虑少知音”,崔萱如何讽刺富家子弟的浅薄?

    崔萱《豪家子》中的社会讽刺:论唐代诗人对富家子弟浅薄的批判 引言:诗句背景与作者意图 “年少家藏累代金,何须忧虑少知音”这两句出自唐代女诗人崔萱的《豪家子》,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富家子弟依靠祖荫、不学无术的社会现象。这首诗通过对比财富与修养的不对等关系,展现了唐代社会转型期新兴士族阶层中的文化矛盾。 # 诗句解析:财富与修养的错位 # 表面含义与深层讽刺 “年…

    2025年11月9日
    140
  • 朝俞诗作有哪些?网络新生代诗人的青春书写现象

    朝俞诗作及其网络新生代诗人的青春书写现象 一、朝俞诗作概述 朝俞(笔名)是近年来活跃于网络诗坛的新生代诗人,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明的青春叙事著称。他的诗作多聚焦于成长困惑、爱情体验与时代焦虑,语言风格兼具现代性与古典韵味,深受年轻读者喜爱。 代表性诗作 1. 《十七岁没有单车》:以“单车”为意象,隐喻青春期的孤独与自由渴望,诗句“后座的风偷走了我的勇气…

    2025年5月4日
    1360
  • 唐代的词有哪些

    唐代的词作品虽然不如宋词那样繁荣,但也有一定的数量和艺术价值。唐代的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唐代词作: 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是在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唐五代时期的民间词曲,内容广泛,包括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志、少年学子之热望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等。这些词曲语言直率、热烈…

    2024年9月22日
    2740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众里寻他千百度”究竟在寻找什么?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众里寻他千百度”究竟在寻找什么? 一、词作背景与文本解析 《青玉案·元夕》创作于南宋淳熙年间,正值元宵佳节。词中“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经典句,表层描绘的是元宵夜人潮中寻找意中人的场景。但结合辛弃疾的生平与创作背景,这句词蕴含着更深层的象征意义。全词通过“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繁华盛景与“灯火阑珊处”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词人内心与现实…

    2025年11月5日
    280
  • 关于舞蹈的诗句有哪些曼妙描绘?

    关于舞蹈的诗句中,有许多曼妙的描绘,展现了舞蹈的优雅与魅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示例: 《柘枝词》 诗句:“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描绘: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舞者头戴金花折风帽,骑着白马缓缓而来,翩翩舞动的广袖如同海鸟从东海飞来,展现了舞蹈的轻盈与灵动。 《玉女舞霓裳》 诗句:“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千回赴节填词处,娇…

    2024年10月10日
    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