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出自哪首诗?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出处与文学解析

诗句来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出自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这是晏几道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其晚年,表达了对过往情事的追忆和感伤。

原词全文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文学特色分析

1. 意象运用
– “落花”象征青春易逝
– “微雨”营造迷离氛围
– “燕双飞”反衬人物孤独

2. 艺术手法
– 时空交错结构
– 今昔对比强烈
– 白描与象征结合

实际案例:名句的现代运用

案例1:影视作品引用
在2020年热播剧《清平乐》中,该词作为背景音乐歌词出现,配合剧中晏几道(由演员边程饰演)的剧情段落,准确还原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案例2:文学研究论文
北京大学2021年《宋词意象研究》指出,这两句词是“宋代婉约词巅峰意象组合”,其通过:
– 视觉对比(大vs小)
– 动静结合
– 色彩明暗
构建出极具张力的艺术画面。

延伸知识

该句实际脱胎自五代翁宏《春残》诗: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但晏几道的化用使其获得更高艺术成就,成为宋词名句的典型范例。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相关推荐

  • 我们能否用AI来创作出符合格律的宋词?

    我们能否用AI来创作出符合格律的宋词? 引言:AI与古典诗词的碰撞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AI已经能够创作诗歌、撰写文章,甚至参与艺术创作。然而,将AI应用于需要严格遵循格律规则的宋词创作,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不仅要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还必须符合特定的词牌格律,包括字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等复杂规则。本文将深入探讨…

    2025年10月21日
    310
  • 背诵古诗词真的对现代人有意义吗?

    背诵古诗词真的对现代人有意义吗? 引言 在信息爆炸的数字化时代,背诵古诗词常被视为”过时的教育方式”。当AI工具能秒速检索全唐诗时,人工记忆似乎失去实用价值。但深入探究会发现,古诗词背诵对现代人的价值远超表面认知,它不仅是文化传承,更是塑造思维、滋养心灵的重要途径。 一、语言能力的隐形训练 1. 提升语言感知力 古诗词凝练的句式与精妙…

    3天前
    40
  • 湖南道州宋代记载知多少?一起来探寻

    湖南道州,在宋代可是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让我带你一起探寻那些尘封的历史记载,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古韵吧!👇 📜 宋代道州概览 道州,在宋代可是个下辖营道、宁远、江华、永明四县的重要郡治所在地哦!📍 它地处偏远,但风土人情却别具一格,土著们爱唱歌,尤其爱唱韶歌,那份对音乐的热爱,简直让人陶醉!🎵 🌄 地理与风貌 道州僻在岭隅,有九嶷山与五岭相接,南控百粤,山川…

    2024年10月20日
    2950
  • 《牧羊记》“苏武牧羊”如何歌颂民族气节?

    《牧羊记》中“苏武牧羊”对民族气节的礼赞 # 一、历史叙事与艺术升华的双重奏鸣 《牧羊记》作为南戏经典剧目,通过苏武持节十九载的苦难历程,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尊严紧密交织。剧中苏武被匈奴扣押后,面对单于“羝乳乃得归”的荒谬条件,在北海荒漠中手持汉节牧羊,将政治身份转化为文化坚守的象征。这种将历史事件艺术化的处理,使民族气节从史书记载升华为具有感染力的舞台叙事。 …

    2025年11月2日
    240
  • 元曲的“环境描写”如何服务于主题?

    元曲环境描写与主题表达的融合艺术 引言:情景交融的艺术传统 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继承了诗词情景交融的传统,并在戏剧化叙事中发展出独特的环境描写手法。这种描写不仅构建故事空间,更成为主题表达的重要载体,通过意象选择、空间构建和情感渲染,实现环境与主题的深度契合。 环境描写的主题服务功能 营造情感氛围 环境描写首先为情感表达提供载体。在《西厢记》“长亭送别”…

    2025年11月2日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