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夜遁逃是哪首诗?

单于夜遁逃是哪首诗?

一、诗歌背景与出处

“单于夜遁逃”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其三》。这首诗是卢纶《塞下曲》组诗(共六首)中的第三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生动描绘了将士们雪夜追击敌军的场景。

原诗全文:

> 月黑雁飞高,
> 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
> 大雪满弓刀。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单于夜遁逃”的意象
– “单于”是古代匈奴首领的称号,此处代指敌军统帅。
– “夜遁逃”通过动态描写,突出敌军溃败的狼狈,反衬唐军将士的英勇。

2. 艺术特色
环境烘托:以“月黑”“大雪”渲染战场肃杀氛围。
留白手法:末句“大雪满弓刀”未直接写战斗结果,却通过画面感引发联想。

三、实际案例:诗歌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1. 教育领域
– 该诗被收录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作为边塞诗的代表作,用于讲解唐代战争诗歌的豪迈风格。
*案例*:某中学教师通过对比《塞下曲》与高适《燕歌行》,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诗人笔下的战争视角。

2. 影视改编
– 2020年历史剧《大唐烽烟》中引用此诗作为背景旁白,配合雪夜追击的战场镜头,强化戏剧张力

四、延伸思考

卢纶通过“单于夜遁逃”等诗句,以小见大地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雄浑气魄。这种短小精悍的叙事方式,对后世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相关推荐

  • 宋代昭君诗的主题有哪些?历史叙事与女性视角的重构

    宋代昭君诗的主题研究:历史叙事与女性视角的重构 一、宋代昭君诗的主题分类 宋代诗人对王昭君故事的书写呈现出多元化的主题倾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和亲悲怨与家国情怀 宋代昭君诗常以和亲的悲剧性为核心,强调昭君作为政治牺牲品的命运。例如,王安石《明妃曲》中“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颠覆传统叙事,批判汉廷的冷漠,同时赋予昭君主体性选择。 &#8211…

    2025年6月22日
    670
  • 歌以咏志出自哪首诗?

    歌以咏志出自哪首诗? 一、出处与背景 “歌以咏志”出自东汉末年曹操的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龟虽寿》。该诗创作于曹操北伐乌桓胜利后,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原文节选: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标红解析:&#8…

    2025年6月28日
    670
  • 橙红橘绿时是哪首诗?

    橙红橘绿时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 “橙红橘绿时”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赠刘景文》。全诗如下: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重点内容:诗中“橙黄橘绿时”常被误记为“橙红橘绿时”,实际原文为“橙黄橘绿”,描绘秋末冬初果实成熟的丰收景象。 2. 诗歌解析 – 背景:此诗是苏轼赠予好友…

    2025年6月28日
    740
  • 杜牧诗歌内容有哪些类诗?晚唐诗人作品风格与主题分类

    杜牧诗歌内容分类与晚唐诗人作品风格研究 一、杜牧诗歌的主要类别 1. 咏史怀古诗 杜牧的咏史怀古诗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著称。这类作品常通过历史事件或古迹抒发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以史为鉴”的创作思想。 典型案例:–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8…

    2025年6月11日
    730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出自哪首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出自哪首诗? 一、成语出处考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并非出自某一首具体古诗,而是源自中国古代民间谚语,后演变为成语。其核心意象最早可追溯至:1. 唐代韦庄《关河道中》:”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箭的比喻)2. 宋代苏轼《行香子·秋兴》:”朝来庭下,光阴如箭”(…

    2025年7月1日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