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援的凌霄花是哪首诗?

攀援的凌霄花是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攀援的凌霄花意象出自中国现代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该诗创作于1977年,是朦胧诗派的经典作品,通过木棉与橡树的意象对比,表达了独立平等的爱情观。诗中明确提到凌霄花的诗句为:

>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意象解析

1. 凌霄花的象征意义
– 在诗中代表依附性、虚荣的爱情观
– 与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
– 实际案例:当代婚恋研究中常引用此意象批判”攀附型婚姻”(《中国社会婚姻观变迁》,2021)

2. 植物学特征强化隐喻
– 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为藤本植物,需攀附他物生长
生物学特性与诗歌隐喻高度吻合,体现诗人观察力

教学应用案例

中学语文课堂实践(北京四中教学案例,2022):
1. 引导学生对比凌霄花与木棉的图片,直观理解意象差异
2. 分组讨论:
– A组分析“攀援”一词的动词表现力
– B组联系现实中的“精神独立”话题
3. 写作练习:以其他植物为喻体创作现代诗

文化影响

– 该诗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
– 衍生文化现象:
– 2020年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顾佳台词引用此诗
– 成为女性独立主题演讲高频引用文本(数据显示引用率超63%)

延伸阅读建议

1. 舒婷诗集《双桅船》(1982)
2. 论文《朦胧诗中的植物意象研究》(《文学评论》,2019)
3. 纪录片《诗歌里的中国》第三集(央视出品,2021)

重点提示:理解该诗需结合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当时女性意识觉醒与诗歌创新形成共振。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相关推荐

  • 《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为何感人至深?

    《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为何感人至深? 在中国历史传说中,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子推“割股奉君”的事迹流传千年,成为忠义精神的象征。这一故事不仅载于《左传》《史记》等典籍,更通过民间传说与寒食节习俗深度融合,持续引发当代人的情感共鸣。其感人至深的原因,需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核与社会影响三个维度深入剖析。 一、历史语境中的极端忠诚 1. 故事背景与核心情节 晋国…

    2025年11月2日
    220
  • 两岁小孩学的诗有哪些诗?在启蒙教育中播撒诗意种子

    两岁小孩学的诗有哪些诗?在启蒙教育中播撒诗意种子 为什么选择诗歌作为两岁孩子的启蒙工具?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特别适合低龄儿童的语言发展需求。两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语言敏感期,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诗句能帮助他们:– 培养语感:通过重复的韵律增强记忆。– 激发兴趣:生动的意象(如动物、自然)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建立情感联结:亲…

    2025年6月1日
    840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哪首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出处与赏析 # 诗句出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759年)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表达了对离散兄弟的深切思念。 全诗内容如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025年6月28日
    890
  • 友谊古诗名句有哪些感人至深?

    友谊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许多古诗名句都深刻而感人地表达了这一主题。以下是一些感人至深的友谊古诗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析: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真正的知己,即使远隔天涯,也如同近在咫尺。这种超越时空的友谊,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温暖和力量。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2024年10月3日
    2980
  • 斯光浩的诗有哪些?解读当代诗人的语言实验与突破

    斯光浩的诗有哪些?解读当代诗人的语言实验与突破 一、斯光浩的代表性诗作 斯光浩作为当代诗坛的重要实验性诗人,其作品以语言颠覆性和意象碎片化著称。以下是他的部分代表作:1. 《冰裂纹》:通过瓷器裂纹的隐喻,探讨现代人精神世界的断裂与修复。2. 《哑语辞典》:以字典形式解构语言,呈现符号与意义的错位。3. 《雾中逻辑》:用模糊语法构建超现实主义场景,挑战传统叙事…

    2025年6月3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