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飞渡更从容出自哪首诗?

乱云飞渡更从容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乱云飞渡仍从容”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年)。全句为: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该诗是毛泽东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歧的回应,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坚定的政治立场。

诗句解析

1. 意象象征
“乱云”:象征国际局势的动荡(如1960年代中苏论战)
“劲松”:隐喻中国共产党在压力下的坚韧
2. 哲学内涵
体现“战略定力”思想,与《矛盾论》中”抓住主要矛盾”观点一脉相承。

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外交领域

2020年中美贸易战中,中国官方媒体多次引用此句,强调“在外部压力下保持发展节奏”(如《人民日报》2020年5月社评)。

案例2:企业管理

华为在2019年遭遇美国制裁时,任正非内部讲话引用该诗,诠释“危机中的从容应对”
> “就像毛主席说的’乱云飞渡仍从容’,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5G技术做到极致”

延伸对比

| 诗句 | 作者 | 时代背景 | 核心精神 |
|——|——|———-|———-|
| 乱云飞渡仍从容 | 毛泽东 | 冷战时期 | 战略定力 |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谚语 | – | 沉着应对 |

学术引用建议

研究中国政治话语体系时,该诗句常被用于分析:
1. 政治修辞学中的自然意象运用
2. 危机传播领域的领导力话语构建

(注:诗中”仍”字在部分版本作”更”,需根据《毛泽东诗词选》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校订)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相关推荐

  • 荆轲主题诗有哪些?易水悲歌的文学回响

    荆轲主题诗有哪些?易水悲歌的文学回响 一、荆轲刺秦的历史背景与文学意象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历史事件,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场景,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经典母题。荆轲的形象被赋予忠义、侠烈、悲情的象征意义,易水送别更成为诗歌中英雄末路与决绝精神的代名词。 二、历代荆轲主题诗歌的代表作品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 陶渊明《咏…

    2025年4月24日
    1140
  • 惊起蛙声一片是哪首诗?

    惊起蛙声一片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惊起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时所作,描绘了夏夜乡村的宁静与生机,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原词全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

    2025年6月24日
    830
  • 属于正格的诗有哪些?格律诗与词牌的规范创作

    属于正格的诗有哪些?格律诗与词牌的规范创作 一、正格诗的定义与分类 正格诗指严格遵循传统格律规范的诗歌形式,主要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四大类。其核心特征为:1. 固定字数(五言每句5字,七言每句7字)2. 严格平仄(遵循”对””黏”规则)3. 押韵规范(平声韵一韵到底)4. 对仗要求(律诗中…

    2025年5月8日
    1080
  • 唐诗宋词,哪首最心动?

    在唐诗宋词的海洋中,要选择一首最心动的作品确实非常困难,因为每一首经典诗词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触动着不同人的心弦。不过,如果非要挑选一首,那么很多人可能会因为个人喜好、情感共鸣或诗词的意境美而选择某一首特定的作品。 例如,有人可能会选择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静夜中因月光…

    2025年1月5日
    2440
  • 东汉有名的诗有哪些?建安文学前的过渡诗风研究

    东汉有名的诗有哪些?建安文学前的过渡诗风研究 一、东汉诗歌的历史地位 东汉(25-220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过渡期,上承西汉乐府传统,下启建安文学。这一时期的诗歌虽数量有限,但题材和形式逐渐多元化,为魏晋南北朝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重点内容:东汉诗歌在文学史上常被忽视,但其实际是建安风骨的重要铺垫,体现了从集体创作向个人抒情的转变。 二、东汉代表性诗歌…

    2025年5月4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