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泪对宫娥是哪首诗?

垂泪对宫娥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垂泪对宫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这首词是李煜在被北宋俘虏后所作,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亡国之痛。

重点内容

作者:南唐后主李煜
词牌名:《破阵子》
创作背景:写于李煜亡国后被囚禁期间,抒发亡国之恨。

二、全词原文及赏析

以下是《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的全文: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 几曾识干戈?
>
>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 垂泪对宫娥。

重点句子解析

1.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概括南唐的疆域和历史,凸显李煜对故国的自豪与眷恋。
2.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描写亡国时的仓皇场景,音乐与悲剧形成强烈反差。
3. “垂泪对宫娥”重点内容,表现李煜在亡国时的无助与悲痛,只能对着宫娥流泪。

三、实际案例:李煜词的文学价值

李煜的亡国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尤其是《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情感真挚:如“垂泪对宫娥”一句,以个人视角展现亡国之痛,引发读者共鸣。
艺术手法:对比手法(如“凤阁龙楼”与“仓皇辞庙”)强化悲剧效果。
后世影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李煜词“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四、总结

“垂泪对宫娥”是李煜《破阵子》中的名句,生动刻画了亡国之君的悲凉心境。这首词不仅是李煜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抒发家国情怀的典范之作。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相关推荐

  • 如何用高情商的诗句夸赞男人?

    用高情商的诗句夸赞男人,可以既表达赞美之情,又显得文雅而含蓄。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诗句,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对方的特质选择或改编: “君子如兰,温润如玉。” 这句话用兰花和玉石来比喻男人的气质,既高雅又温润,非常适合夸赞有修养、气质温和的男人。 “才华横溢,风华绝代。” 直接赞美男人的才华和风采,适合那些在某个领域有杰出表现或才华横溢的男人。 “剑眉星目,气宇轩…

    2024年12月14日
    3160
  • 现代诗有哪些食物?当代诗歌中的美食意象

    现代诗中的食物意象:味觉与诗意的交融 一、食物作为情感与记忆的载体 现代诗中,食物常被赋予象征意义,成为诗人表达乡愁、爱情或生命体验的媒介。例如:– 余光中《乡愁》中的”邮票””船票”虽非直接食物,但后续作品如《藕神》以”莲藕”隐喻文化根脉;–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

    2025年4月13日
    1810
  • 柳宗元政治诗有哪些?改革家的忧国情怀

    柳宗元政治诗有哪些?改革家的忧国情怀 一、柳宗元政治诗的背景与特点 柳宗元(773—819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政治诗深刻反映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改革理想,兼具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重点内容:柳宗元的政治诗多以讽喻、批判为主,通过揭露社会黑暗、表达政治理想,展现了他作为改革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

    2025年4月22日
    1120
  • 有哪些诗与传统无画?反传统的诗意表达

    反传统的诗意表达:哪些诗与传统“无画”? # 一、传统诗歌的“画意”传统 中国传统诗歌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评王维),以意象营造视觉画面感为核心美学特征。例如:–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通过雨、山、秋的意象组合构成水墨画卷–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典型意象并置的“蒙太奇”手法 …

    2025年6月15日
    690
  • 散文中的诗有哪些独特特点?探讨诗性语言在散文中的融合

    散文中的诗有哪些独特特点?探讨诗性语言在散文中的融合 一、散文中的诗性特点 散文中的诗性语言并非简单的修辞堆砌,而是通过意象的凝练、节奏的流动和情感的升华实现文学性的突破。其独特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意象的跳跃性与凝练性 诗性散文常通过意象的并置与跳跃,打破线性叙事逻辑。例如,鲁迅《野草》中的《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

    2025年7月13日
    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