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桥明月夜是哪首诗?

24桥明月夜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24桥明月夜”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后,怀念友人韩绰所作,描绘了扬州城的繁华与浪漫夜景。

原诗全文
> 青山隐隐水迢迢,
> 秋尽江南草未凋。
> 二十四桥明月夜
> 玉人何处教吹箫。

重点内容
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景点,象征唐代扬州的富庶与风雅。
“玉人”一说指韩绰,另一说指歌伎,体现唐代文人雅士的风流生活。

2. 二十四桥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2.1 桥梁的争议

关于二十四桥的具体所指,学界有两种主流观点:
1. 一座桥名:清代《扬州画舫录》记载为“吴家砖桥”,因传说有24位美人吹箫得名。
2. 二十四座桥的总称: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列举扬州城内24座桥名。

实际案例
现代扬州复建的“二十四桥”景区(瘦西湖内),融合了单桥与24座桥的意象,桥长24米,宽2.4米,栏杆24根,呼应历史典故。

2.2 诗歌的文学影响

杜牧此句成为扬州的文化符号,后世多引用:
– 宋代姜夔《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是对杜牧的致敬与时代变迁的感慨。
– 现代文旅宣传常以“二十四桥明月夜”为标语,如2023年扬州中秋灯会以此为主题,还原唐代诗意场景。

3. 如何记忆与鉴赏这首诗?

重点内容
意象对比:前两句写远景(青山、秋水),后两句聚焦近景(桥、月、人),层次分明。
情感含蓄:表面写景,实则寄托对友人的调侃(“教吹箫”暗指韩绰的风流雅趣)。

实际应用案例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通过对比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与此诗,引导学生理解唐代诗人对江南的多元描绘。

4. 总结

“二十四桥明月夜”不仅是杜牧笔下的经典意象,更成为扬州的文化名片。其背后蕴含的历史争议文学传承现代应用,值得深入探究。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1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2

相关推荐

  • 有哪些关于晴天有关的诗?在诗词中遇见阳光与希望

    在诗词中遇见阳光与希望:关于晴天的经典诗作赏析 晴天,作为自然界的常见景象,在诗词中常被赋予希望、明朗、生机的象征意义。从古至今,诗人通过描绘晴空、阳光、万物复苏等意象,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以下将介绍几首与晴天相关的经典诗词,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一、古典诗词中的晴天意象 1. 杜甫《春夜喜雨》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诗虽以“夜雨”为题…

    2025年6月1日
    970
  • 朗诗乐府防疫措施有哪些?现代诗歌企业的文化担当与实践

    朗诗乐府防疫措施与企业文化担当实践研究 一、朗诗乐府防疫措施的核心策略 朗诗乐府作为现代诗歌文化企业,在疫情期间结合行业特性与公共健康需求,制定了一套科学化、人性化的防疫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1. 数字化健康管理 – 员工及访客需通过企业开发的“乐府健康通”小程序完成每日体温上报与健康码核验,数据实时同步至管理后台。 – 案例:2…

    2025年6月11日
    780
  • 描写人的古诗有哪些诗?从人物刻画看古典诗歌叙事艺术

    描写人的古诗有哪些诗?从人物刻画看古典诗歌叙事艺术 一、古典诗歌中的人物描写类型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描写可分为以下几类:1. 肖像描写:通过外貌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如《诗经·卫风·硕人》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2. 动作描写:以动态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如李白《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3.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

    2025年6月3日
    780
  • 绝句诗中常见的颜色有哪些?红、绿、白等色彩的意象解析

    绝句诗中常见的颜色及其意象解析 一、绝句诗中的常见颜色 绝句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常通过色彩意象营造意境、传递情感。以下是绝句中高频出现的颜色及其代表性意象: 1. 红色(红、朱、赤) – 象征意义:热烈、生命力、喜庆或哀伤。 – 案例:杜甫《绝句》中“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花欲燃”以红色比喻花朵的绚烂,强化春日的生机。 …

    2025年7月13日
    530
  • 李白最著名的诗是哪首诗?

    李白最著名的诗是哪首诗?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其作品以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著称。在众多传世佳作中,《静夜思》被公认为他最著名、流传最广的诗作之一。本文将结合历史背景、传播影响和实际案例,分析其经典地位。 — 一、《静夜思》的经典地位 《静夜思》是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普遍情感。其全文如下:…

    2025年6月28日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