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哪首诗?

冲冠一怒为红颜:出处、背景与文化影响

一、诗句出处与原文

“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的叙事长诗《圆圆曲》。该诗创作于1651年左右,全诗共78句,通过陈圆圆与吴三桂的故事,反映明清易代之际的历史风云。

《圆圆曲》关键段落

>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二、历史背景解析

1. 核心事件: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据传吴三桂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掳走,遂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导致明朝灭亡。

2. 诗句的双重含义

表层:描写吴三桂为红颜震怒
深层:暗讽吴三桂“借故叛明”的政治选择

三、文化影响与案例实证

1. 文学再创作案例

京剧《霸王别姬》:程蝶衣台词”自古英雄爱美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1993年改编版)
金庸《鹿鼎记》:吴三桂形象塑造直接引用该诗句(第32回)

2. 现代误用现象

2020年某历史类自媒体将诗句误归于白居易《长恨歌》,引发学界批评,反映大众对古典诗词出处的认知模糊

四、学术争议焦点

1. 史实性质疑:现代学者陈生玺考证,陈圆圆被掳可能为吴三桂叛变的借口而非主因(《明清易代史独见》)
2. 创作动机: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认为吴伟业通过该诗表达对文人节气沦丧的反思

五、教学应用建议

高中语文:可作为”以诗证史”典型案例
大学文学史:分析七言歌行的叙事特征时,需重点讲解该诗的“春秋笔法”

> 专家警示:使用该典故时应区分文学想象与历史事实,避免简单化历史归因(北大历史系教授赵世瑜,2018)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1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1

相关推荐

  • 关于爱国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关于爱国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一、爱国诗词的文学价值 爱国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还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这类作品常以壮怀激烈的语言、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成为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二、经典爱国诗词案例 1. 《离骚》——屈原 重点内容:屈原通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诗句,表达了对楚国命运…

    2025年4月13日
    1400
  •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绝命诗?文人绝笔的文学重量

    古代著名绝命诗:文人绝笔的文学重量 一、绝命诗的文化定义与历史背景 绝命诗是文人在面临死亡时创作的诗歌,兼具个人情感宣泄与历史文献价值。这类作品往往因创作情境的特殊性,呈现出强烈的生命张力和超越时代的艺术感染力。中国古代文人深受儒家”立德、立功、立言”思想影响,将绝笔视为生命最后的自我完成。 二、代表性绝命诗案例解析 1. 屈原《怀沙…

    2025年6月15日
    880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哪首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757年),是杜甫被困长安时所作,通过描绘战乱中破败的春景,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深沉情感。 原诗全文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

    2025年6月24日
    1120
  • 交响诗有哪些结构?音乐与诗歌的跨界艺术解析

    交响诗的结构与艺术解析:音乐与诗歌的跨界融合 一、交响诗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交响诗(Symphonic Poem)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兴起的一种单乐章管弦乐体裁,由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首创。其核心特点是以文学、诗歌或绘画为灵感,通过音乐叙事或描绘场景,打破传统交响曲的多乐章结构,实现音乐与诗歌的跨界艺术融合。 二、交响诗的核心结构 交响诗…

    2025年5月8日
    1200
  • 古诗赞扬春天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春日赞歌

    在诗词中遇见春日赞歌:古诗赞扬春天的经典之作 一、春天在古诗中的文化意象 春天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象征生机、希望与美好,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花草、鸟鸣、细雨)抒发对生命力的赞美。从《诗经》到唐宋诗词,春日题材贯穿千年,成为文人墨客最钟爱的主题之一。 — 二、经典春日赞诗赏析 1.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25年6月1日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