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今夕是何年是出自哪首诗?

“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出处及文学分析

一、诗句原始出处

“不知今夕是何年”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该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时所作。

完整词作如下: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重点解析

1. 时间错位手法
该句通过“天上—人间”的时间差异,创造超现实意境。古代传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苏轼借此表达对时空的哲学思考。

2. 情感内核
结合创作背景,此时苏轼与弟弟苏辙已七年未见。“不知今夕是何年”既是对月宫时间的疑问,也暗含对岁月流逝的怅惘。

3. 文学价值
该词被后世推为”中秋词之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其中时空交错的写法影响了李清照《醉花阴》”佳节又重阳”等作品。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现代文学创作

作家余华在《文城》中化用此句:”他站在院中看月,忽然生出不知今夕何年的恍惚。”通过时间感知的模糊性,表现人物对动荡时代的疏离感。

案例2:影视作品引用

–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明兰在中秋夜宴吟诵此词,用古典诗词强化场景意境
– 电影《妖猫传》空海诵”今夕是何年”时,镜头切换盛唐与晚唐景象,实现时空蒙太奇效果。

案例3:学术研究

复旦大学《宋代词作时空观念研究》指出,苏轼该句突破线性时间观,其”天问”式表达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更具主体性。

四、延伸知识

1. 版本差异:明代毛晋《宋六十名家词》作”今夕是何年”,而元刊《东坡乐府》作”今夜是何年”。
2. 跨文化对比:但丁《神曲》”迷失在黑暗森林”的时间困惑,与苏轼的天问形成东西方时空观的有趣对照。

> 文学史意义:该句开创了中国诗词”时间悬置”的书写传统,从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到卞之琳《断章》,均可视为这一脉络的发展。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0

相关推荐

  • 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何是骈文佳句入诗?

    王勃骈文入诗的典范:解码《滕王阁序》千古名句的融合艺术 一、骈文与诗歌的文体界限 骈文作为一种讲究对仗工整、声律和谐的文体,与诗歌本有明确分野。骈文注重形式美感的极致化表达,通过四六句式、平仄相对、典故堆砌构建华美篇章。而初唐诗歌虽已注重对仗,但仍以五言、七言为主要载体,在格律上尚未完全定型。 二、名句的骈文基因解析 2.1 严格的对仗结构 “落霞”对“秋水…

    2025年11月9日
    160
  • 杨万里的诗有哪些学习要点?诚斋诗法解析

    杨万里的诗有哪些学习要点?诚斋诗法解析 一、杨万里诗歌的总体特点 杨万里(号诚斋)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以自然活泼、语言通俗、意象新颖著称,形成了独特的“诚斋体”。学习其诗需把握以下核心要点: — 二、核心学习要点解析 1. “活法”与即景成趣 杨万里主张“活法”,即打破固定程式,从生活中捕捉瞬间趣味。– 案例:《小池》 &…

    2025年4月13日
    1720
  • 霜月之下,李白诗中有何意境?

    在霜月之下,李白的诗中常常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而又充满遐想的意境,这种意境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也蕴含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哲思。以下是对李白霜月诗中意境的详细分析: 一、清冷孤寂的自然景象 李白在霜月诗中常常以月光、霜花等自然元素为描绘对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例如,在《静夜思》中,诗人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25年1月9日
    2050
  • 有哪些关于婚恋的诗?从《诗经》到现代的情诗谱系

    从《诗经》到现代:中国婚恋诗歌的千年谱系 一、先秦时期:《诗经》中的婚恋启蒙 《诗经》是中国最早系统记录婚恋情感的诗歌总集,其内容涵盖求爱、婚姻、弃妇等多个主题:– 《关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展现古典含蓄的追求模式– 《氓》(卫风):”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

    2025年4月29日
    1340
  • 苏轼最肉麻的诗有哪些?东坡情话大赏

    苏轼最肉麻的诗有哪些?东坡情话大赏 苏轼(号东坡居士)作为宋代文学巨匠,其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但也不乏深情婉约之作。尤其在悼念亡妻王弗和表达对续弦王闰之的情感时,苏轼笔下流露出罕见的缠绵与“肉麻”。以下精选几首“东坡情话”代表作,展现其柔情一面。 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跨越生死的告白 这首悼亡词是苏轼为原配妻子王弗所作,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悼…

    2025年4月25日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