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盘是哪首诗?

白玉盘是哪首诗?

一、白玉盘的出处

“白玉盘”这一意象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月亮的皎洁与神秘,展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

重点内容
– 诗句原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诗人通过儿童视角,将月亮比作“白玉盘”“瑶台镜”,形象地表现了月亮的圆润与明亮。

二、诗歌背景与赏析

《古朗月行》是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不仅描绘了月亮的美,还隐含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实际案例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朗月行》常被选入古诗教学单元。教师会通过“白玉盘”这一比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美和想象力,例如:
– 让学生对比”白玉盘”与月亮的相似之处(圆润、洁白、光滑)。
– 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白玉盘”,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其他诗歌中的类似比喻

除了李白,其他诗人也常用“白玉盘”或类似意象描写月亮。例如:
1. 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以”玉臂”比喻月光皎洁)
2. 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以”玉盘”代指月亮)

重点内容
“白玉盘”已成为古典诗歌中月亮的经典意象之一。
– 这一比喻体现了古人观察自然的细腻和丰富的联想能力。

四、文化影响

“白玉盘”因其形象生动,被广泛用于现代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例如:
– 歌曲《白玉盘》以李白的诗句为灵感,歌词化用古诗意境。
– 影视剧中常用”白玉盘”特写镜头表现月夜场景。

结语

李白的《古朗月行》通过“白玉盘”这一经典比喻,展现了唐诗的语言魅力和想象力。这一意象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成为中华文化中月亮的诗意象征。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4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34

相关推荐

  • 孟郊的诗为何如此“寒瘦”?

    孟郊的诗为何如此“寒瘦”? 孟郊作为中唐时期“苦吟派”诗人的代表,其诗风以“寒瘦”著称。这种风格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与艺术追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诗风成因,并结合具体诗例展开分析。 一、生命体验的淬炼:寒士生涯的烙印 孟郊一生困顿,屡试不第直至46岁方中进士,长期身处社会底层。“寒”源于物质匮乏与精神困厄,“瘦”则是对其孤峭…

    2025年10月25日
    310
  • 哪些唐诗写尽了清明时节的哀思与生机?

    哪些唐诗写尽了清明时节的哀思与生机? 清明作为中国传统节气与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内涵。唐代诗人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将祭扫追思的哀婉与春耕踏青的生机巧妙融合,创作出众多传世名篇。这些作品既承载着对生命消逝的悲悯,又饱含对自然轮回的哲思,形成哀而不伤、悲中见美的审美特质。 一、哀思绵长:生死相隔的永恒怅惘 1.1 杜牧《清明》——烟雨中的精神图腾 &#8220…

    2025年10月21日
    290
  •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谁的名句,你知道吗?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名句,出自他的《和董传留别》一诗。以下是关于这句名句的详细解读: 出处与背景 出处: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书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背景:《和董传留别》是苏轼在离开凤翔时写给新科进士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董传虽然家境贫寒,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朴素的衣着…

    2024年12月14日
    2730
  • 菊花的诗有哪些分析?解读古人借菊言志的深层密码

    菊花诗歌的文学分析与文化解码 一、菊花作为诗歌意象的历史溯源 菊花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至魏晋时期完成从自然物象到文学符号的转变。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确立其隐逸人格象征,唐宋时期发展为多元文化载体。 二、菊花诗歌的核心主题分析 1. 高洁品格的自我标榜 &#…

    2025年6月1日
    990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如何体现边将的矛盾心理?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如何体现边将的矛盾心理? # 一、诗句背景与文本解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通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象并置,构建了忠君报国与思乡情结的剧烈冲突。浊酒象征边塞生活的粗砺简朴,“家万里”以空间距离强化漂泊感,而“燕然未勒”借用东汉窦宪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揭示功业未竟的道德困境。这种矛盾心理成为宋代戍边将领的典…

    2025年11月5日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