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哪首诗?
出处解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名句。
– 《车舝》是一首描写贵族宴饮场景的诗,表达了对德行高尚之人的敬仰与追随。
– 原文节选: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重点内容解读
1. “高山仰止”:比喻对崇高德行的敬仰,如仰望高山。
2. “景行行止”:意为效仿光明正大的行为(“景行”原指大路,引申为高尚品行)。
3. 文化意义:后常用于赞颂圣贤或品德高尚者,如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以“高山景行”评价孔子。
实际案例应用
– 教育领域:清华大学校歌歌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化用此句,倡导师生追求卓越品德。
– 商业场景:某企业将“景行”作为企业文化核心词,强调“以德为先”的管理理念。
延伸知识
– 成语“高山景行”即源于此,现为褒义词,例:
> “这位科学家淡泊名利,堪称高山景行,令人敬佩。”
通过分析可见,此句不仅是古典文学的精华,更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塑造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