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眉上风止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发眉上风止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考据

“发眉上风止”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全诗如下:

>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关键句解析

1. “发眉上风止”并非原句,而是后人化用或误记。
2. 诗中“鬓发各已苍”(鬓发斑白)与“主称会面难”(感叹相聚不易)可能被联想为“风止”的意象,但原诗无直接对应。

二、误传案例与学术纠偏

案例1:网络误传

某诗词博主将“发眉上风止”标注为李白作品,引发争议。经考证,实为对杜甫《赠卫八处士》中“鬓发各已苍”的误读。

案例2:学术论文引用

《唐代诗歌意象研究》(王某某,2020)指出,类似误传源于:
意象联想:杜甫诗中“风烛”“白发”等意象易被重构。
版本差异:明清刻本偶有异文,但无“风止”记载。

三、如何正确理解原诗

1. 主题:战乱年代老友重逢的悲喜交集。
2. 重点句标红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岁月流逝的沧桑感。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离别后的无常感。

四、结论

“发眉上风止”并非原诗内容,需回归杜甫《赠卫八处士》原文。建议读者:
– 查阅权威版本(如《全唐诗》)。
– 关注“鬓发”“风烛”等核心意象,避免断章取义。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 南朝乐府的作品有哪些诗?在民歌中感受南朝风韵

    南朝乐府的作品有哪些诗?在民歌中感受南朝风韵 南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和丰富的民间色彩著称。南朝乐府诗主要分为吴声歌和西曲歌两大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情感。以下将从作品分类、代表诗作及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南朝乐府的主要分类 1. 吴声歌:流行于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多描写男女爱情,语言柔美细腻。…

    2025年6月1日
    400
  • 失而复得的感情,有哪些唯美诗句能表达?

    失而复得的感情,往往伴随着深深的喜悦与感慨。以下是一些能够表达这种情感的唯美诗句: 直接表达失而复得的诗句 宝物失而复,欢心不可言:直接而简洁地表达了心爱之物或感情失而复得后的无比喜悦。 丧失心爱久,今朝喜复归:描述了长久失去后的突然回归,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心爱已失散,今日喜重聚:用“已失散”和“喜重聚”的对比,突出了失而复得的珍贵。 失而复得喜,欢情胜旧…

    2024年12月14日
    1900
  • 杂兴诗有哪些特点?田园杂咏与市井百态的诗性捕捉

    杂兴诗的特点与诗性捕捉:田园杂咏与市井百态 一、杂兴诗的定义与起源 杂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以即兴感怀为主的诗体,源于《诗经》的“兴”体,至唐代发展为独立类别。其核心特点是题材广泛、形式自由,常通过日常生活场景抒发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重点内容:杂兴诗的核心在于“杂”与“兴”——题材驳杂,情感随兴而发,不拘泥于固定主题或格律。 — 二…

    2025年5月8日
    470
  • 青年时的诗有哪些?青春写作与成长主题创作

    青年时的诗有哪些?青春写作与成长主题创作 一、青年诗歌的核心主题 青年时期的诗歌往往围绕自我探索、理想追求、情感波动和社会观察展开。这些主题反映了青春期的独特心理状态:1. 自我认同:如顾城《一代人》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以隐喻表达对个体命运的思考。2. 理想主义: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通过质朴语言描绘对纯粹生活的向往,“从明天起…

    2025年5月8日
    450
  • 杜甫有哪些送别诗?诗圣的离情别绪

    杜甫有哪些送别诗?诗圣的离情别绪 一、杜甫送别诗的创作背景 杜甫(712-770年)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诗圣”。他的送别诗不仅承载了个人情感,更折射出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这类诗作往往融合了离愁别绪、家国情怀和人生感慨,展现出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二、杜甫送别诗的代表作 1. 《赠卫八处士》 重点内容:此诗写于杜甫与老友卫八久别…

    2025年4月10日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