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汉武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秦皇汉武”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原诗如下:
>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虽然“秦皇汉武”四字并未直接出现在杜甫诗中,但这一表述常被后世用来概括诗中隐含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尤其是对比秦始皇(秦皇)与汉武帝(汉武)的功过。
二、实际案例:文学与历史中的引用
1. 毛泽东《沁园春·雪》
现代文学中,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直接化用了这一概念: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里通过对比古代帝王,突出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与杜甫诗中“江河万古流”的意境呼应。
2. 历史评论中的运用
在史学研究中,“秦皇汉武”常被并提,用以讨论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与开疆拓土政策(汉武帝)的相似性。例如:
– 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暴政导致秦朝速亡;
– 汉武帝北击匈奴,却因穷兵黩武耗空国力。
三、为何“秦皇汉武”成为经典意象?
1. 象征意义:两者代表中国古代强权统治与历史争议的双重性。
2. 杜甫的隐喻:原诗虽未明言,但“江河万古流”暗指历史评价的永恒性,与秦皇汉武的功过形成对比。
四、总结
“秦皇汉武”虽非直接出自杜甫原诗,但通过后世的文化重构(如毛泽东的引用),已成为评价历史人物功过的典型符号。其核心思想源自杜甫对“历史长河”与“个人名声”的深刻洞察。
重点提示:理解这一表述需结合文学语境与历史背景,避免望文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