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一首诗?

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一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时,因思念弟弟苏辙而作。全词以月为意象,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对人生的哲思,以及旷达乐观的情怀。

原词节选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点内容
“婵娟”原指姿态美好,此处代指明月
– 诗句表达了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的深情,成为后世表达思念与祝福的经典名句。

2. 诗句的现代应用案例

案例1:文化传播与节日祝福

中秋节文化符号:央视中秋晚会多次以“千里共婵娟”为主题,如2021年晚会通过跨国连线,让海外华人与国内亲友“云赏月”,呼应诗句意境。
品牌营销:某月饼品牌在广告中引用此句,强调“团圆”理念,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

案例2:跨地域情感表达

留学生家书:一名在美留学生因疫情无法回国,在家信中写道:“虽隔太平洋,但‘千里共婵娟’,望家人见月如见我。”
外交场合:中国驻外大使在中秋招待会上引用此句,传递对侨胞的关怀。

3. 诗句的文学价值与影响

重点内容
哲学内涵:苏轼将人生无常(悲欢离合)与自然规律(月之圆缺)结合,体现宋代文人“天人合一”的哲思。
艺术成就:该词被誉为“中秋词之冠”(《苕溪渔隐丛话》),对后世诗词创作影响深远。

对比案例:其他“明月”意象诗句

| 诗句 | 作者 | 情感侧重 |
|———————|——–|——————–|
| 千里共婵娟 | 苏轼 | 豁达与团圆 |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 | 相思的普遍性 |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 | 个人乡愁 |

4. 总结

“千里共婵娟”因其普世情感艺术高度,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符号。从古至今,它不仅是亲人间的纽带,更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理解其出处与内涵,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感受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

重点提示:学习古典诗词时,结合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能更精准把握情感内核。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7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7

相关推荐

  • 作家陶渊明的诗有哪些?归隐田园与精神超脱的文学象征

    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归隐田园与精神超脱的文学象征 一、陶渊明诗歌的核心主题 陶渊明(约365—427年),东晋著名诗人,其诗歌以田园隐逸和精神自由为核心主题。他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农耕生活,表达了对官场腐败的厌恶和对心灵解脱的追求。 1. 归隐田园的诗意表达 陶渊明的诗歌中,《归园田居》系列最具代表性。例如:>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2025年5月23日
    1200
  • 李白诗作全集概览:谪仙人的浪漫宇宙漫游指南

    李白诗作全集概览:谪仙人的浪漫宇宙漫游指南 一、李白诗歌的总体特征 李白的诗作以豪放飘逸、想象瑰丽著称,被誉为“谪仙人”。其作品融合了道家思想、游侠精神与盛唐气象,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 重点内容:李白擅长以夸张的比喻和超凡的想象力构建诗境,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二、李白诗歌的主题分类 1. 山水田园诗 …

    2025年4月27日
    1100
  • 唐代诗人田园的诗有哪些?在古诗中遇见田园牧歌

    唐代诗人田园的诗有哪些?在古诗中遇见田园牧歌 一、唐代田园诗的代表诗人 唐代是田园诗的鼎盛时期,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诗人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田园风光,表达隐逸之趣。其中:– 王维:被誉为“诗佛”,其诗充满禅意与画境。– 孟浩然:以质朴语言展现农家生活,风格淡远。– 储光羲:擅长描写田园细节,富有生活气息。 二、经典田园诗…

    2025年6月1日
    930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哪一首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哪一首诗? 出处与背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首诗是杜甫早年困顿长安时写给时任尚书左丞韦济的干谒诗,既表达了对韦济赏识的感激,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原诗节选:>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

    2025年6月24日
    950
  • 翁写的诗有哪些?历代翁姓诗人作品精选

    历代翁姓诗人作品精选 一、翁姓诗人概述 翁姓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多位著名诗人,其作品涵盖唐宋至明清多个时期,风格多样,题材广泛。翁卷、翁方纲、翁同龢等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 二、宋代翁姓诗人 1. 翁卷(南宋“永嘉四灵”之一) 翁卷,字续古,号灵舒,南宋“永嘉四灵”之一,以清新自然的田园诗著称。 代表作品 – 《乡村四月》 > 绿遍山原白满…

    2025年5月8日
    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