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觉已春深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读书不觉已春深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及作者

“读书不觉已春深”出自唐代诗人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 读书不觉已春深,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不是道人来引笑,
> 周情孔思正追寻。

重点解析

1. 作者背景:王贞白是唐末诗人,曾隐居庐山白鹿洞求学,此诗反映其治学态度。
2. 名句地位“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为千古名句,强调时间珍贵。

二、诗歌内涵分析

1. 治学专注的体现

“读书不觉已春深”:诗人沉迷读书,连春天将尽都未察觉,体现专注力
实际案例:宋代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引用此诗,教导学子珍惜时间。

2. 哲理升华

“一寸光阴一寸金”:将时间比作黄金,凸显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应用:哈佛大学时间管理课程常引用此句,强调高效学习。

三、与其他名句对比

| 诗句 | 作者 | 主题 |
|——|——|——|
| “读书不觉已春深” | 王贞白 | 专注治学 |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长歌行》 | 劝学惜时 |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 终身学习 |

标红结论:王贞白的诗句更侧重沉浸式学习体验,而非单纯劝诫。

四、文化影响

1. 教育领域:多地学校将“一寸光阴一寸金”作为校训(如台湾金门高中)。
2. 流行文化: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灵感部分源于此诗。

案例: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引用此诗,要求考生结合“时间价值”写作。

五、延伸阅读建议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二》
– 朱熹《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
– 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

通过对比阅读,可更深入理解唐代文人的时间观与治学精神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李白野史传说诗:民间流传的诗仙逸闻

    李白野史传说诗:民间流传的诗仙逸闻 一、李白与“谪仙人”的传说 重点内容:李白的“诗仙”称号并非空穴来风,民间传说他本是天上谪仙人,因触犯天条被贬凡间。唐代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记载,李白母亲梦长庚星(太白金星)入怀而生,故取名“白”,字“太白”。 实际案例:– 《唐才子传》提到,贺知章初见李白《蜀道难》,惊呼“子谪仙人也!”此后“谪仙”之名广为…

    2025年4月20日
    840
  • “青青”相关的诗句,有哪些经典之作?

    “青青”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形容颜色鲜绿、生机勃勃的景象,或借指杨柳等植物,也用来形容年纪轻或久盛不衰等。以下是一些与“青青”相关的经典诗句: 描绘自然美景 曾巩《城南》:“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这句诗通过对比桃李花的凋谢与青草的茁壮,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描绘了春天里杨柳依依、沿着护城河呈现出一片绿…

    2024年12月26日
    1840
  • 有哪些渡江胜利的诗?历史风云与豪情壮志的诗化见证

    有哪些渡江胜利的诗?历史风云与豪情壮志的诗化见证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关键一战,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与新中国的诞生。这一历史事件激发了无数诗人的豪情,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诗篇。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渡江胜利诗歌及其分析。 一、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

    2025年5月18日
    730
  • 白居易有哪些乐观的诗?乐天派诗人的豁达人生

    白居易有哪些乐观的诗?乐天派诗人的豁达人生 一、白居易的乐观主义精神 白居易,字乐天,其字号已暗示了他的人生态度。作为中唐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以豁达通透的处世哲学闻名,即使身处贬谪或困境,仍能通过诗歌传递乐观与从容。 核心特点:– 知足常乐:强调平凡生活的美好– 逆境豁达:在贬谪中仍保持积极心态– 幽默自嘲:以轻松…

    2025年5月8日
    830
  • 宿建德江古诗,孟浩然诗中有何情怀?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中蕴含了诗人丰富而深沉的情怀。以下是对孟浩然在这首诗中所表达情怀的详细分析: 一、羁旅之思 《宿建德江》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当前的处境:“移舟泊烟渚”,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中小洲旁,这一景象既为全诗奠定了羁旅漂泊的基调,也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漂泊无依的境遇。“日暮客愁新”,日落黄昏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这里的…

    2025年1月3日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