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觉已春深是哪首诗?

读书不觉已春深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及作者

“读书不觉已春深”出自唐代诗人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 读书不觉已春深,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不是道人来引笑,
> 周情孔思正追寻。

重点解析

1. 作者背景:王贞白是唐末诗人,曾隐居庐山白鹿洞求学,此诗反映其治学态度。
2. 名句地位“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为千古名句,强调时间珍贵。

二、诗歌内涵分析

1. 治学专注的体现

“读书不觉已春深”:诗人沉迷读书,连春天将尽都未察觉,体现专注力
实际案例:宋代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引用此诗,教导学子珍惜时间。

2. 哲理升华

“一寸光阴一寸金”:将时间比作黄金,凸显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应用:哈佛大学时间管理课程常引用此句,强调高效学习。

三、与其他名句对比

| 诗句 | 作者 | 主题 |
|——|——|——|
| “读书不觉已春深” | 王贞白 | 专注治学 |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长歌行》 | 劝学惜时 |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 终身学习 |

标红结论:王贞白的诗句更侧重沉浸式学习体验,而非单纯劝诫。

四、文化影响

1. 教育领域:多地学校将“一寸光阴一寸金”作为校训(如台湾金门高中)。
2. 流行文化: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灵感部分源于此诗。

案例: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引用此诗,要求考生结合“时间价值”写作。

五、延伸阅读建议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二》
– 朱熹《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
– 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

通过对比阅读,可更深入理解唐代文人的时间观与治学精神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7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7

相关推荐

  • 李煜《乌夜啼》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为何饱含生命无常之痛?

    李煜《乌夜啼》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生命无常之痛解析 一、词句背景与情感基调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其词作以亡国后的深沉哀痛为核心特征。《乌夜啼》创作于其被囚汴京期间,词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句,通过自然意象折射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林花凋零与春红消逝的急速过程,暗合了词人从帝王沦为阶下囚的人生巨变,这种时空压缩的强烈对比强化了无常之痛的表达。 二、意…

    2025年11月2日
    220
  • 一览众山小,前一句是什么?

    “一览众山小”的前一句是“会当凌绝顶”。这句诗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望岳》一诗,全诗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尤为著名,意思是“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这句诗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

    2025年1月24日
    4270
  • 你是往日的情书出自哪首诗?

    你是往日的情书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你是往日的情书” 出自中国当代诗人木心的诗歌《从前慢》。这首诗收录于木心的诗集《云雀叫了一整天》,以其简洁而深情的语言广受读者喜爱。 诗歌全文 以下是《从前慢》的完整内容:“`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

    2025年7月1日
    880
  • 于谦著名的诗有哪些诗?民族英雄的诗歌风骨

    于谦著名的诗有哪些诗?民族英雄的诗歌风骨 一、于谦及其诗歌的历史地位 于谦(1398-1457)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以“民族英雄”之名载入史册。他在“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保卫北京,其诗歌亦如其人,充满忠义之气和家国情怀。 二、于谦的代表诗作 1.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025年4月19日
    1780
  • 白朴《东墙记》与《西厢记》在情节上有何异同?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白朴《东墙记》与王实甫《西厢记》情节异同的专业分析文章。 白朴《东墙记》与王实甫《西厢记》情节异同探析 在中国古典戏曲的璀璨星空中,“才子佳人”题材是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朴的《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简称《东墙记》)与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是其中两部常被并举的作品。二者在故事框架上存在显著的相似性,以致《东墙记》常被…

    2025年11月2日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