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楼出自哪首诗?

独上高楼出自哪首诗?

一、出处与背景

“独上高楼”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全词如下: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词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以婉约的风格抒写离愁别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更是千古名句,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列为“人生三境界”之首。

二、词句解析与重点内容

1. 意象分析
“独上高楼”:通过孤独登高的动作,表现主人公的孤寂与执着。
“望尽天涯路”:象征对远方或理想的追寻,突出辽远而迷茫的意境

2. 王国维的引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此句作为“人生第一境界”,强调“立志高远”的重要性: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三、实际案例:文学与当代应用

1. 文学影响
– 现代作家常化用此句表达孤独求索的精神,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引用以描述文人的坚守。

2. 商业与励志领域
– 企业家马云曾引用“独上高楼”比喻创业初期需“耐住寂寞,看清方向”
– 案例:某科技公司创始人提及,在团队无人看好的情况下,他通过这句词坚定信念,最终突破技术瓶颈。

四、总结

“独上高楼”不仅是古典诗词的经典意象,更被赋予现代意义,成为追求理想、突破困境的象征。其出处《蝶恋花》的深远影响,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延续与创新。

重点提示:理解此句需结合晏殊的原词情感与王国维的哲学解读,方能体会其多层次内涵。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相关推荐

  •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为何成为诗歌题材?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为何成为诗歌题材? 引言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情感悲剧之一。这段宫廷情缘不仅被载入史册,更成为历代诗人反复吟咏的经典题材。其跨越政治、文化与美学的多重维度,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艺术现象。 历史背景与爱情特质 帝王爱情的极致呈现 唐玄宗作为开创开元盛世的明君,与绝代佳人杨玉环的相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戏剧张力…

    2025年10月21日
    300
  • “苏门四学士”中,谁的词风最得苏轼真传?

    苏轼词风传承视域下“苏门四学士”的词学比较 一、词风传承的理论维度 苏轼词风以豪放洒脱为主体特征,兼具清旷超逸与婉约深挚的多元面貌。其核心审美特质体现在三个方面:以诗为词的创作理念、人生哲思的深度介入、刚柔并济的艺术表达。在苏门四学士中,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各得东坡词风一翼,其中晁补之被历代词论家视为最得东坡神髓者。南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明确指出…

    2025年10月21日
    320
  • 春日主题古诗全解析:从咏柳到踏青的诗意漫游

    春日主题古诗全解析:从咏柳到踏青的诗意漫游 一、春日古诗的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文人将春天视为生命复苏与诗情勃发的象征。从《诗经》的”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到唐诗宋词的繁荣,春意象逐渐形成三大主题:1. 自然咏叹(如咏柳、赏花)2. 时序感怀(惜春、伤春)3. 人文活动(踏青、农事) 典型案例:> 《诗经·豳风·七月》”春…

    2025年4月27日
    1140
  • 忽闻岸上踏歌声是哪首诗?

    忽闻岸上踏歌声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 “忽闻岸上踏歌声”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赠汪伦》。全诗如下: >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诗歌背景: 此诗是李白游历安徽泾县桃花潭时所作,当地友人汪伦以踏歌相送,李白感其深情,写下这首千古名篇。 标红关键词:踏歌(唐…

    2025年6月24日
    1230
  • 与百花争艳相关的诗词有哪些经典之作?

    与“百花争艳”相关的诗词经典之作众多,这些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繁花似锦、竞相开放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以下是一些经典之作: 1. 《春日》·朱熹 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东风带来了万紫千红的花朵,展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和生机勃勃。 2.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析:这句诗…

    2024年11月30日
    2460